甘肃积石山地震:抗震救灾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甘肃积石山地震:抗震救灾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12-30 15: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光明日报积石山12月29日电(记者宋喜群、陈海波、章正、刘宇航、王冰雅) 记者从29日召开的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了解到,截至12月29日15时,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石塬镇、柳沟乡、刘集乡等4个重灾乡镇需要安置的受灾群众已搬入活动板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截至12月25日,积石山县所有学校全面复课。”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韩树君介绍,积石山县绝大多数商场、超市、商店、餐饮店、农贸市场、电商快递物流点等已恢复营业,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能够满足群众消费需求。除大河家镇外,各乡镇经营主体复工率已达九成以上。

“此次地震共造成甘肃省784人受伤,所有伤员均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目前住院伤员降为152人,危重伤员降为3人。”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白育萍介绍,国家调派的26名专家和省级调派的173名专家,与州、县医疗专家混合编组,共同研判伤情,制定“一人一策”治疗方案,指导医院高效有序开展伤员救治。

“危重、重症伤员现已全部集中在5家省级医院,省级专家组会同国家级专家,逐一进行会诊,优化调整治疗方案,全力进行救治。我们调度指挥所有医疗机构立即恢复正常诊疗,在受损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搭建19个临时医疗服务点。”白育萍说。

截至12月29日15时,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石塬镇、柳沟乡、刘集乡4个重灾乡镇已建成过渡性安置活动板房15812间,需要安置的4个重灾乡镇受灾群众已搬入活动板房,基本实现受灾群众从应急性临时安置转为固定性过渡安置的目标。

据了解,在甘肃省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筹集活动板房16700余间,调集700余台大型运输车辆昼夜不停运输,参与运输的货车全天候采取循环轮转的方式,零事故安全行驶2600余趟,提前2天半超额完成活动板房转运任务。

临夏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调集的州内7县市建设力量,共计4000多人、1000多台机械设备投入板房搭建。仅用8天时间,高效完成板房搭建任务。

在板房搭建过程中,当地确保每个安置点道路通畅,水电、网络信号全部接入,厕所按比例配备,火炉、煤炭按户配发,达到了通暖、通厕、通水、通电、通信的“五通”要求。同时还设立了警务室、医务室、物资发放点,确保受灾群众有热饭、有被褥、有保暖衣物、有干净水、有安全保障、有医疗服务。

“确保安置点安全有序,我们从州直单位抽调500多名干部下沉到全县145个村和所有集中安置点,其中8名县级干部兼任8个重点乡镇党委第一书记,145名到村的干部兼任145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统筹负责抗震救灾工作。2700余名州县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冲锋在前。”临夏州副州长毛鸿博说。

下一步,甘肃省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建选址及用地安全评价,提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村镇建设国土规划的意见。甘肃灾区将于2024年1月15日前完成居民住房和村镇建设选址工作,确保居民住房于2024年10月底前建成入住。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30日 04版)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