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理响中国】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来源: 党建网
2024-01-08 16: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叶本乾 汪思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突出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性,也是中华文明得以保存、发展和繁荣的基因密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深入追问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何以可能,才能明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可为。

古今相继发展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关键所在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古今相继,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研究成果向全世界证实,中华民族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四大发明、礼乐教化、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律法制度等,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曾感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并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此基础上,将文化自信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塑造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与中华民族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优秀传统文化相承袭,与中国共产党坚守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鲜明精神品格相贯通,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守正,就是要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有机结合、有机贯通。

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结构保障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决定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保证了中华文明内部和谐、代代相传。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世界古文明发展中,只有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一统思想和中央集权的内聚性制度建构。其中,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结构形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有效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相融共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中央集权的制度体系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力保障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中华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凝聚为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民族实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其一,深刻把握“四个共同”的历史根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演进脉络中凝聚出的共同性,才能使各民族形成长久且深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其二,全面领悟“四个与共”的核心理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体现出中华各民族在利益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精神上相互支撑、文化上相互兼容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续的思想基础,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供价值支撑。其三,认真贯彻“五个认同”的时代要求。要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动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明不仅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连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古有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七下西洋,今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征。

2013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前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是倡导交流交融。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开放态度和博大胸怀。二是倡导共生并进。只有共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倡导美美与共。“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只有积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既让本国文明生机盎然,也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有秉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坚持古今相继、多元相融、中外相通,才能开创中华文明发展新局面、书写现代文明建设新篇章,让伟大的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汪思洁,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