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专家:建交32周年 中韩合作意义重大前景向好

韩国世宗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载兴5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世界秩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韩国迎来建交32周年。基于经济结构互补以及长期密切往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韩国专家:建交32周年 中韩合作意义重大前景向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15 15: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韩国世宗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郑载兴5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世界秩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和韩国迎来建交32周年。基于经济结构互补以及长期密切往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韩加强合作意义重大

文章指出,中韩在2008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于2017年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在此基础上,两国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取得良好进展。不过,与经贸关系相比,中韩在外交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攀升,对中韩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共同利益问题上产生分歧。

不过,中韩关系经历了长期发展,不可能“脱钩”。无论如何,两国应当坚持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中韩两国的国际地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正在推动构建多极化国际秩序,巩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以及无与伦比的制造业供应链优势。

作为全球十大经济与科技强国之一,韩国的软实力同样雄厚。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多重冲击下,韩国需要深化同中国的经济合作,以适应一些史无前例的变化,比如能源、社会和数字转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韩贸易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以上,两国加强合作对维护地区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中韩合作潜力巨大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近年来,由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以及美国妄图推动与中国经济“脱钩”,中韩经济合作受阻。事实上,中韩贸易几乎集中在半导体和电池领域。

有鉴于此,中韩有必要签订经济交流协议,举办活动以吸引投资,组织展览和会议以交流前沿技术信息。

此外,两国在数字等高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世界尖端信息通信技术行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数字经济是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也是信息通信强国,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现生态友好型增长。有鉴于此,中韩为实现新的共同目标而开展合作的空间非常大。

中国在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应对美国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施加的制裁,并在未来引领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绿色发展,打造战略性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设备。

与此同时,中国还致力于为优质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农业融合、数字经济等领域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也就是说,中国将以政策为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扩大内需、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的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得益于中国创造的有利环境,韩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生产领域的优势,共同打造“亚洲半导体指数”和“亚洲电动汽车指数”。两国还可以加强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合作,共同引领高科技制造、服务贸易和新型工业化。

文章最后强调,中韩应当以建交32周年为契机,携手推动地区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