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的台胞心声

在这场两岸民间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上,台湾同胞纷纷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期待与大陆同胞携手同心,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的台胞心声

来源:新华网    2024-06-16 14:56
来源: 新华网
2024-06-16 14: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厦门6月16日电 题:“携手同心,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上的台胞心声

新华社记者

仲夏时节,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如期举行。本届论坛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题,7000多名台湾各界嘉宾相聚厦门,畅叙友谊。

在这场两岸民间最大规模的交流盛会上,台湾同胞纷纷表示,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共同心声,期待与大陆同胞携手同心,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首次参加海峡论坛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盛赞这是一个让两岸各行各业民众充分交流、相识相知的“好平台”。“只要有交流,就有对话的机会;有对话的机会,就能够理性务实沟通。”他说。

连胜文表示,台湾民众普遍希望两岸和平,互惠互利。“我们要为了两岸多数人的福祉和未来,积极诚恳地推动和发展两岸关系。”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表示,自己是第六次参加海峡论坛,感觉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新老朋友都能借此机会展开交流。“不管台湾政局如何变化,对台湾民众来说,我们依然很愿意和大陆展开交流,融合发展,相向而行。”他说。

举办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的消息公布后,民进党当局“膝跳反射”式采取限制和打压措施,试图阻止台湾同胞赴大陆参与论坛活动。但台湾同胞依然踊跃参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两岸交流合作的支持。

本届海峡论坛大会上,台湾云林县长张丽善借孟子之言“虽千万人吾往矣”抒发参与论坛的坚定心情。她表示,尽管出发前受到很多恶意攻击,但仍义无反顾前来参加海峡论坛。

“台湾的主流民意是期待台海和平、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共同打开两岸欣欣向荣的愿景。”张丽善说,两岸应基于对“九二共识”的认同与尊重,携手运用智慧,推进两岸关系朝向和平稳定的道路前进,共同努力为两岸的繁荣未来贡献力量。

本届海峡论坛举办论坛大会以及四大板块50场活动,为全面恢复两岸交流往来蓄势聚力。从贴近两岸同胞生活的妇女、婚姻、社区服务等活动,到专业领域的科技金融、卫生健康、智能制造等活动,再到青春活力十足的体育、新媒体、影视等活动,两岸同胞互诉骨肉亲情,共绘融合愿景。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表示,两岸关系形势越复杂严峻,越需要两岸民众加强交流。这次海峡论坛各项活动很丰富,两岸同胞交流交往很热络,加深了相互理解。这进一步证明,民进党当局种种阻扰限制不得人心、不可能得逞。

论坛上,台胞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讲述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故事,为两岸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2014年来厦门创业,10年间见证了大陆各领域发展进步,实现了从“创业人”到“摆渡人”的转变,成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的助力者,带领团队推动4万名台湾青年“登陆”交流。

范姜锋表示,希望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中来,参与到民族复兴进程中来,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机遇。“亲望亲好,在两岸交流大潮中逐梦前行,一颗种子可以变成参天大树。”

“大陆经历40多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台湾同胞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对此感到光荣,希望共享中华民族大发展的伟大荣光。”台湾中华眷村文化发展总会理事郭克智说。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参与海峡论坛的台胞表示,两岸中国人有共同的血脉、文化和历史,也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责任和期盼,将与大陆同胞一道,携手同心、接续奋斗,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台湾劳动党副主席王娟萍在论坛上表示,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台独”势力数典忘祖,推进“去中国化”,依附外部势力,改变不了台湾同胞的中国文化基因,也改变不了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事实。“台独”分裂行径是绝不会有出路的。

王娟萍表示,两岸在经济、文化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是历史大势,两岸同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应团结携手,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常以先祖范仲淹来激励自己。我相信,定会有更多两岸青年站出来,以我们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创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范姜锋说。

在安徽创业的台湾青年许伟昕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国家好、民族好,两岸同胞才会好。大家要坚定秉持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信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共担民族复兴责任,共享民族复兴荣耀。(记者:尚昊、赵博、付敏、邓倩倩、吴剑锋、陈旺)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