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门楣中国红恰是中国味 重温贴春联的讲究

文化中国行丨门楣中国红恰是中国味 重温贴春联的讲究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1-19 09: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联起源于周代,当时人们在大门上悬挂长方形桃木板,上面书写“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以辟邪驱鬼。这种桃木板被称为“桃符”。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第一副春联的雏形。

到了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称为“春贴纸”或“春联”。明代时,春联的名称正式确立,并开始在民间普及。春联应该怎么贴?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戳视频学知识啦。

(总台记者 魏雨彤 张一郎)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