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燃气集团因燃气收费异常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月14日通报显示,该企业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等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拟处罚金81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企业继2024年因同类问题被查处后,再次触碰民生红线。
可见,重庆燃气集团始终未能走出"承诺-违规-道歉"的恶性循环。2024年4月首次被查时,其上级机构已免去相关人员职务,企业承诺"确保真改实改"。然而最新调查显示,仅错抄错录就导致1739户多收气费27.82万元,更存在抄表力量不足等系统性问题。
正如人民网评论指出,企业"未认真汲取教训、整改不力",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承诺异化为应付舆论的"文字游戏"。
燃气关乎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重庆燃气集团的问题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更引发了社会焦虑,影响了民心安定。民生就是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燃气乱象若不根治,势必带来严重后果。
据悉,相关部门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重庆燃气集团,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显示了治理的决心。然而,专项整治不能止于表面,必须“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真正实现标本兼治。
为此,重庆燃气集团已两度公开致歉,但正如舆论质疑:"道歉不应成为危机公关的终点"。企业需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重构服务标准和监管流程,将"每方气都经得起检验"落到实处。民生企业更应明白,群众耐心经不起反复消磨,唯有将"民生是最大政治"转化为切实行动,才能真正重获公众信任。
重庆燃气问题也给各地提了一个醒,如果放任燃气乱象点燃火星,势必带来严重后果。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才能避免类似事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