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在3月15日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两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于3月14日在《中国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指出自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故宫博物院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国际对话交流合作的创新模式,努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中文全文如下:
故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更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标志着曾经的皇家禁苑历史性地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馆。百年来,故宫博物院始终肩负着守护中华文明瑰宝,促进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当今世界,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故宫博物院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国际对话交流合作的创新模式,努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
一、典守珍护,以国际标准筑牢文物保护基石
文化遗产保护是文明传承和交流互鉴的根基。为应对气候、社会、体制机制等变化中产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新问题,故宫博物院积极搭建标准化组织,实施零废弃项目,促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化合作。
故宫博物院于2022年启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全面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国标文件为指导,构建以技术标准为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的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整体提升遗产保护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改进、效益增长、成果转化。2024年,全球首个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ISO/TC 349)获批成立,秘书处落户故宫博物院,我院同时担任首届主席。这为我国在遗产监测、评估和保护修复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带来新契机。此外,我院自2020年起推行“故宫零废弃”项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遗产保护,还召开世界遗产地绿色发展圆桌会议,参加2021至202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向世界展示中国遗产地绿色低碳发展成果,为全球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应对贡献中国智慧。
二、学术立院,以开放理念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事业不断前行的核心,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支撑。我院始终以兼收并蓄的态度、开放包容的理念构建国际学术交流机制,推动世界文明共同发展、整体进步。
我院拥有多样化的科研平台,其中“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旨在建设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多学科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的国际平台,它在对外共享仪器设备的同时,探索文物高清采集与多元检测数据三维融合展示技术,在三星堆和新疆建立工作站,充分发挥高质量汇智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
我院与多国开展联合考古,自2014年起,故宫考古学者以环印度洋贸易为轴心、以陶瓷考古为抓手,先后在印度、肯尼亚、阿联酋等地区开展考古,展示中国考古学的理念、方法与手段,为理解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提供新视角。
人才交流培养方面,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和国际文物修护学会合作成立培训中心,2024年在澳门揭牌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创立并启动两批“太和学者”项目,通过培训和互访构建平等对话新局面。同时,通过“太和论坛”“‘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等一系列国际论坛和学术会议,吸引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共同推进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事业。
三、开放交流,以国际视野搭建展览展示平台
展览展示是博物馆推动文化交流的最直观形式。故宫博物院以丰富的院藏文物为基础,积极举办中外文化交流展览,以宽广胸怀推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国际化展览展示平台,共享文化成果、共促交流对话。
2012年以来,我院先后组织50余次赴境外文物展览,参与20余次境外展览,在全球形成了极受欢迎的对外宣传品牌。同时,积极引进境外展览,与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引进精品展览18次,促进文化“双向互动”。例如,2018年,大型国际文物展“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先后在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展出,高质量的展出内容与展览服务被《华盛顿邮报》评为“一流的展览”。2022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成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文化展示平台。2023年3月15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当天,我院与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合办的“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开幕。该展是截至目前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2024年举办的沙特“埃尔奥拉”、伊朗“璀璨波斯”,以及“历史之遇”联展,聚焦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成为我国外交重大成果在文化领域的直接体现。
四、教育传播,以跨界创新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教育和传播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故宫博物院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以跨界合作、公众教育、文创产品等形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阐释传播的新路径。
我院与众多社会机构跨界融合,打造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舞台剧《只此青绿》《甪端》等众多文化产品。尤其是根据院藏宋代《千里江山图》编创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在全球演出近700场,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
故宫教育项目自2016年起已输出至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目前正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开展故宫文化遗产海外传播合作项目,实现更准确的跨文化阐释和更广泛的教育传播。
文化创意产品也是对话国际的媒介之一。2019年来,我院参加品牌授权展等国内外交流活动23次。2023年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我院两次与“中国之家”合作,以文创和数字化手段展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为加强中外文化与体育交往贡献力量,不断扩大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两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也迎来建院百年。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使命,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方式与内容,持续提升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我们将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展览展示为窗口,以教育传播为纽带,争做全球文明倡议的忠实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