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当前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九龙矿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九条红线、九项措施”为引领,在宣传教育、成本管控、修旧利废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一套精准务实的“组合拳”,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聚思想,宣传教育强意识
该矿充分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将“九条红线”“九项措施”融入宣教体系,利用广播、微信群、LED电子屏、班前会、职工会等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责任意识、经营意识和节约意识,助力矿井提质增效。积极组建“宣讲小分队”“青马宣讲团”走进班组、 深入一线,向职工讲清当前形势,通过算成本账、经济账、修旧利废账,引导职工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让节约成为习惯,让创效成为本能。同时,围绕“降什么、增什么、做什么”开展大讨论活动,增强职工“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时时处处将“过紧日子”思想落实到工作上来,形成上下一盘棋一股绳、人人争做降本增效工作践行者的良好氛围。
抓源头,严抓细管控成本
该矿全面落实提质增效“九项措施”要求,制定完善了《成本管理方法》,从材料管理、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多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确保每一笔材料费用都用在刀刃上。持续加强对井下采掘工作面、零星施工地点、巷道修复等区域材料跟踪管理,实施“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检查,对物料丢失、损坏、乱扔乱放等现象进行严格考核杜绝各类材料浪费。基层区科创新实施“材料预警机制”,每日登记材料使用情况,当成本费用达到月度费用的80%时,停止领用非急用材料,防止材料超计划使用,实现了材料费月月有结余。
重实效,修旧利废增效益
该矿按照“能修理的不外购、能自修的不外委”的原则,常态化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将井下回收的旧料通过“修、焊、补、配、改、换”等工艺进行二次加工,实现变废为宝。并建立完善的修旧利废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修旧利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维修风动工具配件、支护材料辅件等,大大降低了新材料的投入。同时,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创新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技术创新、小改小革的热情,引导职工以创新求突破、用小革新助力修旧利废,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起死回生”,最大限度发挥废旧材料的“剩余价值”。
降本无终点,增效无止境。下一步,九龙矿将持续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千方百计拓展降本增效新途径、实现新突破,坚定实现矿井效益最大化,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添翼赋能!(吴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