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期消费热看中国经济韧性密码,美智库专家这么说

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4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同春节等节假日一样,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将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应对关税冲击,抓住“五一”假期提振消费可谓至关重要。

从假期消费热看中国经济韧性密码,美智库专家这么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8 20: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4月2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同春节等节假日一样,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将展现中国经济韧性。应对关税冲击,抓住“五一”假期提振消费可谓至关重要。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马雪晶

中国经济韧性足以抵御关税冲击

文章指出,尽管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关税战的影响,中国经济仍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相较之下,美国的经济状况反倒是越来越令人担忧。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0%,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在美国挑起新一轮关税战之前,中国经济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企稳迹象。有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尽管面临巨大的外部阻力,中国政府仍然将2025年的GDP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彰显了对凭借十足的经济韧性抵消关税战影响的信心。与此同时,中国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并明确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的目标。

一言以蔽之,扩大内需不再是一项周期性举措,也不仅仅是应对经济周期的政策工具。它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即从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向消费和创新。

2024年,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5%,超过了投资和出口。当前,中国正致力于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和减轻经济负担来提升消费能力。因此,202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这对于以稳定增长的工资收入和平稳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为前提的消费复苏至关重要。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举措同提振消费的行动方案相辅相成。

这些行动正在取得进展。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经济回暖迹象十分明显。在内需和外需的共同推动下,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

此外,公共预算支出继续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尤其是在汽车和设备制造行业。房地产市场收缩幅度持续收窄,开发商正在努力推进楼盘竣工交付。流动性显著改善足以表明,中国家庭的消费意愿增强,企业也在加大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对于维持不断增长的需求至关重要。有鉴于此,中国正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包括具身智能、6G、量子技术和生物制造等。中国自主研发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没有获得巨额补贴的情况下迅速崛起,彰显了实力对比的快速变化。2024年,中国的TikTok、CapCut和Temu等平台已跻身全球十大热门应用之列。

美国险恶图谋损害世界利益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个季度持续增长,这足以表明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颠覆性创新与有效需求正在形成良性循环。而这正是美国政府妄图通过关税战去破坏的局面。美国政府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高达245%的进口关税,意在扰乱、破坏和逆转中国经济回暖势头。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实施的“对等关税”是单方面的、有缺陷的,甚至存在计算错误。

根据IMF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挑起关税战或将导致自身经济增速放缓至1.8%,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更是达到40%。欧洲最大的几个经济体和日本将遭受更大冲击,经济增速几乎减半。全球经济增速可能降至2.8%,这对“全球南方”最脆弱的经济体尤为不利。

遗憾的是,美国政府仍在计划利用关税谈判向合作伙伴施压,限制它们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若美国的阴谋得逞,或将对已经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周凤梅 朱萍)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