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急行军”----“四朵金花”火线驰援记

化验“急行军”----“四朵金花”火线驰援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5 14: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叮!”正在享受有毒有害岗位疗养的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九作业区化验二班的“四朵金花”同时收到了紧急通知——新项目投产在即,检测任务迫在眉睫!李智华当机立断:“投产不等人,咱们现在就改签高铁票回去支援!”

这支平均年龄49.5岁的“超龄女团”,硬是把还没结束的疗养假期变成了“技术突击特训营”。返程高铁上,就已经凑在一起研究检测方法了,活像备考的大学生。刘玉梅:“这个检测方法我十年前用过!”“你们看看这个检测,关键是要注意。。。。。”廖宇对姐妹们说。还没等到站,她们的小本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活像一份“作战手册”。

次日清晨,当班组同事推开操作间大门时,四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在仪器前忙得热火朝天。“李姐,你们不是......”“疗养哪有抢进度有意思!”李智华也不抬地调试着机器,“我们可是带着'攻略'回来的!”旁边的廖宇说。

更让人叫绝的是她们自创的“传帮带快闪”模式:这边刘玉梅刚摸透检测方法的脾气,那边就开起了现场教学;孙丽负责把标准翻译成“老师傅操作指南”;连午休时间都变成了“技术茶话会”。年轻同事感叹:“这哪是返岗啊,简直是给我们空投了四个'外挂'!”

大家都忍不住说:“某些同志啊,人都快退休了心还在岗位上蹦跶呢!”“四朵金花”相视一笑:“最后半年冲刺,咱们得给职业生涯画个惊叹号!”

这群把工作服穿成"战袍"的前辈,用行动写就了最生动的职业注脚:热爱从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需要时那一句“我们在!”。那些被试剂染出皱纹的双手,在夕阳下依然灵活如初——这是献给岗位最深情的告别礼,是用多年匠心谱写的最后一支圆舞曲。(刘佳 邢昊)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