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团在锅庄舞欢快的节奏里踏入日喀则市城区北部的幸福社区,与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居民们手挽手旋转——这一刻,多民族的心跳在舞步中共振。
幸福社区舞蹈队表演锅庄舞
2013年3月8日,为解决困难群众安居问题,政府投资建起保障性住房,将10个社区的3178名群众迎入新居。为铭记党的恩情,居民们为这里赋予了“幸福社区”这个充满温度的名字。
如今社区已有2251户6093人,囊括汉、藏、回、土家、门巴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超90%。这里是老城区民族结构最丰富的社区,更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幸福社区数字化调度管理平台
“我2013年就搬来了,是最早一批住户。”社区社工德吉说道,她的名字在藏语中也意为“幸福”。谈及十多年来的变化,德吉打开了话匣子:“变化挺多的,社区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基础设施都很齐全。比如社区会对残疾居民免费安装专门的马桶、厕所里的扶手。群众有啥需求,我们第一时间赶到小区帮忙,解决不了就上报。”
社工德吉(右一)与社区舞蹈队队员正在表演锅庄舞
社区党支部书记德吉措姆细数惠民之举:去年利用惠民资金为6户行动不便家庭改造设施,今年计划再覆盖六七户。更通过“微心愿”平台,联动市残联等单位,为居民送上急需的轮椅与助听器。“大家搬来时底子薄,无住房。政府给房住,就是希望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德吉措姆道出社区命名深意。她心中藏着一个朴素而向上的愿望:“希望居民们早日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幸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一角
幸福社区以环境互嵌搭建共融舞台,以经济纽带联结发展共识,以人才培育厚植团结根基,多维度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让幸福之花绚丽绽放。(记者 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