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中国-加纳沃尔特湖经济走廊开发 中国-加纳对接论坛”在加纳阿克拉和中国北京两地连线举办。论坛由加纳24小时经济与加速出口发展秘书处(简称“24小时经济秘书处”)和国际民众合作协会主办,中非民间商会、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加纳投资促进中心和加纳大学西非作物改良中心协办 。
24小时经济秘书处负责人兼总统顾问奥古斯都·塔诺、加纳食品与农业部部长埃里克·奥普库、加纳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部长埃米莉亚·阿瑟、加纳投资促进中心副总裁阿卜杜勒·拉扎克·巴布、加纳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首席执行官拿纳·本尼等加方代表出席并发言。中国驻加纳大使童德发、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楚顺堂等中方代表致辞。2家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11家中国企业代表发言。线上、线下近百名来自中加政府部门、工商界和智库的代表参加。
会议主题为“以务实项目驱动可持续发展”,分开幕致词、核心合作议题探讨、企业对接和结尾致辞四部分。
在开幕致词环节,加纳24小时经济秘书处负责人兼总统顾问奥古斯都·塔诺指出,沃尔特湖经济走廊是加纳的重要战略项目,计划通过开发可耕地、建设产业园,保障粮食安全并拓展出口。中国驻加纳大使童德发表示,中国愿助力加纳打造西非制造业中心,使馆将继续为企业合作搭建桥梁。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楚顺堂强调,沃尔特湖综合开发计划潜力巨大,商会将为企业与政策制定者搭建重要对话平台。加纳大学西非作物改良中心教授埃里克·伊伦基·唐夸呼吁,应建立中加联合农业创新中心,通过投资本地人才与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核心合作议题探讨环节中,24小时经济秘书处代表阿卜杜勒·纳赛尔·阿里杜详细阐述了“24小时经济”战略与投资机遇。他表示,该计划旨在推动加纳经济转型,由政府提供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沃尔特湖经济走廊的重点投资机会包括木薯、稻米等农业工业走廊,以及轻工业园、纺织服装集群和医药创新园区。物流方面将建设9个新港口及码头,并发展湖上运输及塔马利空运货运枢纽。项目将通过政策、社区土地信托模式、基础设施、融资及社区参与等多维度管理风险,以确保投资安全与回报。
在农业、渔业与基建领域,加纳食品与农业部部长埃里克·奥普库介绍了以农业为核心,开发沃尔特湖经济走廊200万公顷可耕地、建立农业机械化中心和保障农产品市场的计划。为应对超70万吨的国内鱼类缺口,加纳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部长埃米莉亚·阿瑟指出,加纳正大力推动内陆渔业和水产养殖发展,欢迎在冷链物流、鱼类加工、孵化及饲料设施等方面进行投资合作。沃尔特河运输公司总经理安吉拉·奥福里瓦瓦·阿洛鲁-泰介绍了其湖区及河流运输业务,并寻求改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设备的合作。加纳投资促进中心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副首席执行官和总裁也分别介绍了加纳稳定的投资环境、一站式服务、投资激励政策,以及基金撬动私营资本参与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
在听取了加纳方对“计划”的解读和展望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员张梓桐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建议加纳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选择产业,分析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新兴型和战略性产业五类产业中同中国的合作机会,将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比较优势。
在企业对接环节,湖南建投中湘海外建投国贸业务经理赵攀、国机数科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项目经理贾博、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公司西非区域负责人伍新、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萍、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部区域经理谢薇薇、湖南丰日集团国际贸易市场总监兼丰日加纳肯尼亚分公司总经理王茂全、北京惠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鸣晓、北京同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郭南伯、快手研究院研究员李弈晖、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风电直销业务部长兼非洲区域总监任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副研究员张磊、江苏世昌农牧集团董事长袁珍虎分享了各自其研究机构、企业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表达深化对加、对非合作的期望。
在结尾致辞部分,国际民众合作协会非洲协调员凯雷特维·奥普库和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外联部部长李勇分别对中加两国在“24小时经济和加速出口发展计划”框架下的合作前景提出积极展望。
本次论坛不仅搭建了跨领域交流对接的务实平台,也为未来项目落地和机制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人士一致期待,在“24小时经济与加速出口发展计划”框架下,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成果能够在沃尔特湖流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持续为两国关系注入长久动能,并为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