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以优质农产品供给撬动多样需求

金观平:以优质农产品供给撬动多样需求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将轮番开展。不久前,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将“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放在首位,明确重点发力方向。一系列鲜明举措,将以供需结构的优化升级,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消费在人民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直接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农产品消费,是一件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全面振兴的大事。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稳产保供有力,市场消费总体稳定。不过,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就会发现,消费者常常挑花眼也未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而生产者却在苦恼“好货难出山”“优质难优价”。这些现象反映出当前农产品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其中,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受到广泛关注。

农产品消费的源头是农业生产。优化供给,要从“田间地头”开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绿色食品坚持精品定位,有机农产品立足各地生态资源优势,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挖掘产品营养品质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加强产地追溯和特征品质保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优化供给,要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让生产者按标生产、消费者按需消费。一段时间内,因为认证标准混乱、监管缺位,“绿色”“有机”沦为商家抬价的噱头,让消费者难辨真假。针对于此,农业农村部构建起全链条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从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限值到包装运输要求,均划定明确红线。政策打造的“标尺”,让生产者明确知道自己的农产品属于什么级别,便于优质优价;让消费者清楚识别自己购买的农产品质量属于哪个档次,实现明白消费。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