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了宽带网络。”
“十四五”时期,西藏持续实施相关民生工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高海拔地区实现集中供暖供氧,高海拔农牧区季节性断水问题得到解决,供电可靠率提升,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地落实,让西藏各族群众过上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
“目前,西藏共建设高原和美乡村800多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40%,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京彩介绍。
念扎家不远处,就是村卫生室。制氧机、雾化机、电子针灸仪等设备整齐摆放,村医曲尼旺姆正熟练地为村民做常规检查。她每季度都要给全村人测一次血压,对残疾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测量频次更高。“今年3月,村卫生室建成投用,村民们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曲尼旺姆说。
那曲市曾是缺医少药的地方,群众看病就医往往要长途跋涉。如今,那曲市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随着健康西藏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分别达到7231个、50766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衣食无忧、看病不愁,“更让我安心的是孩子能就近上学。”念扎说,镇里小学的条件越来越好,老师们也认真负责,孩子成长进步特别快。
目前,那曲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学校462所,义务教育巩固率和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8%和100%,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生活幸福,日子甜!”念扎笑着说。(本报记者 贾丰丰 鲜 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