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故事・智库说 | 彭峰:环境法治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法治的故事・智库说》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四集《环境法治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法治的故事・智库说 | 彭峰:环境法治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上观新闻 2025-11-07 10: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法治的故事・智库说》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四集《环境法治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如今,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健康的食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成就建立在坚实的环境法治基础之上。

《法治的故事・智库说》系列短视频今天推出第四集《环境法治助推建设“美丽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境法室主任彭峰研究员向你全景展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轨迹。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法治的故事・智库说》系列短视频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院党委宣传部、上海纪录片学院共同拍摄制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十年来, 中国向世界交上了一份关于环境法治建设的精彩报告,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2004年,中国环境法学界在全国人大环资委的主导下,就环境法的法典编纂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最终以《环境保护法》修改告终。2017年,第二波重要的环境法法典编纂学术讨论启动。2025年,《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被提交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COP15)以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已从谨慎被动的姿态转变为发挥主导作用。2025年《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专门设立“绿色低碳发展编”。上海作为首批地方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如今已成为全国碳排放交易的中心。

我相信,未来在法治的引领下,我们的城市将更加宜居,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和谐,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法治的故事・智库说》每日更新一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6位法学专家结合亲身经历分别以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德文和俄文六种语言,围绕现代化的法治基石、法治化营商环境、民法典的温度、法治助推美丽中国、数字法治的中国表达、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等主题展开解读。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践行国家高端智库使命担当,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