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22日电(远达)中国企业不畏风险和复杂性大胆投资非洲市场的努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国企业正在采用新的方式投资非洲。这些改变如果推广开来,将更积极地影响中国的非洲发展议程,改善非洲对中国企业的态度。
布鲁金斯学会网站12月18日发表该学会非洲增长倡议(Africa Growth Initiative)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组客座研究员Witney Schneidman的分析文章称,中国在非洲发现了新机遇和新方法。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国企开始为其非洲投资项目寻找以市场为基础的替代性的解决方案,这可能包括西方私募基金等融资方式。体现中国新思维的一个例证,是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共同宣布成立一个总金额为20亿美元的联合融资基金。中国与非洲开发银行建立伙伴关系被准确地定义为“重塑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并提高其效率”。
投资策略的转变为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非洲开发银行捐赠国进行三边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此外,中国可利用这种参与国际开发机构的新方式,更好地解决商业纠纷。
中国也意识到了投资企业更积极融入非洲当地社会的必要性。事实上,尽管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2013年,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一份关于中非贸易的报告关注到了这一概念。
该报告还称,中石油在非洲的员工中,有82%(17600人)都是当地人。中国五矿集团在赞比亚雇佣了12500名当地人。
华坚鞋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一处鞋厂的决定,也反映了中国投资非洲,利用特定市场作为制造平台,再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市场的新思维。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预计将使中国大陆对外输出8千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而且中国制造商和非洲各国政府都看到了这些工作岗位转移到非洲将带来的机遇。
中国企业不畏风险和复杂性大胆投资非洲市场的努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但几次大手笔交易的失败使中国意识到,要想在非洲取得商业成功,仅仅依靠政府间关系还不够。最近,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决定撤出加蓬的贝林加铁矿项目(价值达35亿美元)就是一个例证。
为了在非洲取得长期商业成功,中国企业需要在投资非洲的同时,加大对非洲本土人的实质性投资,遵守法律法规,并保持业务流程的透明度。中国政府部分官员已认识到了这些现实,这可能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