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29日电(远达)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显示,这个西方宗教节日在中国非常时髦,成为年轻人心目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西方的圣诞节在东方的中国的接受度如此之高,着实令人震惊。《大西洋月刊》12月24日发表传媒顾问Robert Foyle Hunwick的分析文章称,一个西方的宗教节日如今披上了中国特色的外衣。
在这方面,零售商可谓一马当先:每年冬天集中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季现在变得更长、更广泛,从双十一光棍节一直延续到来年2月,圣诞节更是其中的消费高峰。12月之前,商店、街道和酒店就开始出现圣诞节的景象:身着精灵服装的表演者敲打着乐器,笑呵呵的塑料圣诞老人在姜饼屋外吹奏萨克斯。为什么是萨克斯?有理论专家称这种乐器能让人产生浪漫的联想。
中国的圣诞节并没有耶稣的身影。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显示,这个西方宗教节日在中国非常时髦,成为年轻人心目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调查发现,15至45岁的受访者最喜欢过圣诞节。致力于向中国富人传授西方文化的瑞雅礼仪创始人何佩嵘认为,这个节日的普及是海外留学项目的产物。
胡润报告显示,85%的中国富人会把子女送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接受高等教育。每年约有27.5万中国学生被美国大学录取,占当地海外留学生的30%以上。当美国同学假期回家与亲友团聚之时,中国留学生常常互相作伴。这些“海龟”像传教士一样,把留学生版的圣诞节带回了中国。
何佩嵘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节日都比较“庄重、严肃、注重精神”,而圣诞节则是“一个聚会的借口”。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显示,中国人不会围着桌子吃火鸡,而是去电影院、酒吧和KTV等“娱乐场所”,或者出去搓一顿。一位姓莫的广州销售主管承认:“圣诞节只是一个购物的借口,因为很多地方都在促销……主题就是找乐子。”
经过一年漫长而紧张的工作后,圣诞节的确是一个思考和休息的好时候。中国社会调查所称,人们庆祝圣诞节的首要原因就是“忙碌一年后放松一下”和“感受新年的氛围”。此外,“与朋友和同事拉近距离”以及“用圣诞节的浪漫氛围播撒爱的种子”也是中国人过圣诞的重要原因。不过有人把最后这个理由看得很重。一名中国地下教堂的助理牧师龙飞(音)表示:“你知道中国有‘平安夜,初夜’这种说法吗?很多年轻人会在这一晚偷尝禁果。”
圣诞节的精神甚至蔓延到了中国温暖的南方。 2009年,广州的圣诞老人邮局开始营业,为民众提供印有中国书法的特制明信片,向全国各地的孩子送去圣诞老人和捐赠的礼物。在四川,一个占地1.3万平方米的山寨芬兰圣诞小屋正在建设之中,它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国色天乡”。
而在深圳和义乌等地,圣诞节似乎一直都在过。这两地的工厂承担着圣诞季电子产品和装饰品的生产。
不过,圣诞节在中国的接受度如此之高,着实令人震惊。2006年,几位儒学博士后发表了一封题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 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公开信,对西方文化霸权和基督教借圣诞节扩张表示担忧,称中国人正在做的是西方传教士梦想做的事。这封信鼓励人们抵制圣诞节,但收效甚微。
基督教徒王团结(音)将圣诞节视为一个传教的好机会。他说:“尽管基督教徒明知12月25日并不是耶稣基督的诞辰,但仍然想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圣人。”
在中国,随处可见的圣诞老人如今已成为物质主义的标签,他没有背上沉甸甸的中国传统文化包袱,令人身心舒爽。一位中国女青年说:“我就觉得他是个带着很多礼物的老爷爷……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