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企业会陷入庞氏骗局危机吗?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16 11:12:10

在经济放缓时期,中国企业能摆脱盈利能力下滑的“重力”吗?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更应该聚焦内部能力、重视持续盈利增长的实现。

 《福布斯》杂志网站1月12日发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朴胜虎、美国欧道明大学教授李少民的分析文章称,企业成长的合理方式应当是,首先打造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或服务,通过销售这些产品或服务获取利润,从而实现资本积累,然后再进行扩张。然而,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自由化、不成熟的庞大市场和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使中国创业公司敢于打破常态:他们首先迅速扩张,通过扩张或联系获得资金支持,然后再开发市场可能需要的商品。这种做法在各行各业屡见不鲜,无论是钢铁、造船、化工和汽车行业,是太阳能板和液晶显示屏制造行业。

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一次性化工巨头云维集团的资产扩大了近30倍;尚德电力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快速发展的李宁集团是中国市场的宠儿。通过对​​2006-009年间金砖四国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笔者发现,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金砖四国中最快的,但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4%,其他三个国家是9%——是中国企业的两倍多。显然,中国企业依靠低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在金砖四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公司债务占GDP比重达100%以上的国家,而且这一比率每年都在迅速增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中国市场与成熟的经济体相比还非常年轻,且处于迅速膨胀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思想和喜好就好比一块白板,亟待填补。在这样的市场中,快速扩张令某些敢于承担风险的企业获得了先发优势。他们抢占市场之后,再开始着手花时间来修补和完善自己的产品。

然而,即使是对这些“摆脱地心引力”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样没有利润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下去吗?研究中,笔者分别对金砖四国奉行利润导向和增长导向战略的企业进行了研究,观察这些企业在较长时间内的经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惜代价促增长的企业战略存在风险。

我们收集了金砖四国105260家企业在2002—2006、2007—2011两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作为样本,并根据他们在第一阶段(2002-2006年)的销售及利润增长情况,将其划分为4类:(1)高销售高利润增长型(HH);(2)高销售低利润增长型(HL),(3)低销售高利润增长型(LH)和(4)低销售低利润增长型(LL)。随后观察各组在第二阶段(2007-2011年)的表现。

该研究的发现极具启发性:在增长导向战略的企业中,第二阶段实现高利润的企业不足18%。与此同时,在那些奉行利润导向战略的企业中,实现高盈利能力的多达72%!此外,近42%的增长导向战略企业业绩下滑,成为落后者,而那些奉行利润导向战略的企业中,经营不善的企业仅有15%左右。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我们只考虑中国企业,这种反差更是明显。这一点告诉我们,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利润导向战略的企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导致其规模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利润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这种流动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较小的企业再投资方式。

由于缺乏来自营业利润的流动资金,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非国有企业——都不得不求助于非正规资本市场获取投资。而这一市场多由缺乏经验的个人投资者构成,他们的目的就是谋求高收益。毫无疑问,这样的融资手段之所以能带来极高的利率,原因在于其风险高且缺乏监管。巨额的资金成本负担及较低的盈利能力,为企业进一步扩张带来更大压力。依靠这种融资手段的企业常常不得不用新投资偿还旧债。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将面临破产。中国以往的案例告诉我们,这种投资模式有可能变成一个庞氏骗局,许多小投资者因而失去毕生积蓄。

在中国快速扩张的这些年,企业无利润增长的情况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企业借助这股势头,最终扭亏为盈,随后成功转型,重新聚焦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利润率。这些公司已完成对自身的重新定位,目前也已建立起更坚实的财政基础,准备迎接有可能放缓的中国经济。

但是,如果中国经济出现收缩,转型失败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而经济收缩似乎很可能发生。大多数制造业泛滥的产能过剩现象已显露出这种苗头。即使在外界担心中国经济可能会放缓之前,我们就已发现部分疯狂扩张的企业步履维艰。实际上,前面提到的那些迅速扩张的企业——云维、李宁和尚德——最终都走向了衰退或破产。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中国企业现在就该聚焦内部能力、重视持续盈利增长的实现。毕竟,它们无法永远“摆脱地心引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