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法用权是领导干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
“说到不如做到”“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担当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关键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其中的核心之点,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做权法关系上的“明白人”。
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权力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这是一个“权怎么用”的问题。领导职位是我们党的极为宝贵的政治资源,领导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行使权力必须抱着恭敬而神圣的态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负泰山,否则玩火必自焚,弄权必自败。同时,职权出自法定,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宪法法律是权力最大的规矩。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权力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违法行使权力,不当运用权力,害人又害己。各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从法律的高度深刻认识权力的独特属性,把对权力的法纪监督视为不必要的约束,必将招来灾祸。从权力行使的角度看,法纪一方面是监督的笼子;另一方面也是保障的栏杆,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够自觉地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置于法制的笼子之中,自己有朝一日必将被关进铁制的笼子里面。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最经常、最直接的考验,要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准确把握权力边界,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按照权力清单行使权力,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依法用权必须以公平正义为追求,这是一个“权为什么用”的问题。法治是整合社会利益的最有效机制,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利益的整合过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依法用权不是谨小慎微、动辄得咎,更不是无所作为、啥也不干,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而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追求。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权力的天平任何时候都不能倾斜,切实做到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运用手中的权力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四、完善制度机制是推动领导干部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举措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牛鼻子”,其中重要的是要着力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而这一方面要靠他们自身的认知、学习和实践养成;另一方面还要靠形成完善的、长效化的教育、领导、激励约束和监督制度机制。这其实也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一是加强教育。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法治培训,完善学法制度。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摒弃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破除法律治民不治吏等错误观念,与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作坚决斗争。二是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作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三是加强激励约束。要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此提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其早日形成,早日发挥作用。发挥用人导向作用,把法治素养作为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纳入进来。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抓紧对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进行设计,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出规定。把好选人用人关,设置领导干部法治素养“门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四是加强监督。公开才有公平,透明才会清明,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强化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张伯里 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