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
以知古鉴今的眼光把正强国道路
历史思维,就是以历史为镜鉴来观照和指引现实的思维。执政党的历史思维,就是以史为鉴,运用历史智慧治国理政。执政党的历史思维,是传承根基血脉、保证治国理政连续性的重要思维。本书反映了中央领导集体深邃的历史思维,即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趋势,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本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的不少论述,这些论述贯通古今,读来让人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习近平同志科学总结中华民族的昨天、立足中华民族的今天、着眼中华民族的明天,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强调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等等。这些充满历史智慧的重要论述,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令人深深折服。
辩证思维:
以唯物辩证的方法破解强国矛盾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的反映。执政党的辩证思维,就是发展地辩证地分析、思考、研究执政实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破解难题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是执政党治国艺术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本书处处体现着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辩证思维,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娴熟运用辩证思维治国理政的高超艺术。
书中的很多文章都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精要的深刻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炉火纯青地运用。比如,强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强调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强调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等等。掌握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正确把握发展规律,克服片面性,防止极端化,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思维:
以治理体系的健全推进强国实践
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执政党的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是体现执政党治国理政规范性和成熟度的思维方式,执政党的其他思维方式都应与其耦合协调。
本书“建设法治中国”部分,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法治思维。习近平同志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强调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调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央领导集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观点,也是治国理政的法治思维的集中体现。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必将在全社会推动关于法治的思想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全面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