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两会开幕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不仅逐渐深入民心,而且愈发吸引世界关注。
早在两会开幕前,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日)、亚洲新闻台(3月2日)等外媒就敏锐地察觉到,“四个全面”将会成为本届两会的关键热词和政策讨论主线,并在世界舆论场掀起一场热议。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准确,但究其原因,这得归功于“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自身的先进性。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26日评论称,“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蓝图,当中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时,“四个全面”旨在指引中国,“它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领导方针,很可能会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改善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契机”。
英国媒体也认为“四个全面”同“中国梦”关系紧密。《卫报》2月27日撰文称,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梦”口号成为战略制高点。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26日引述专家的话分析道,“四个全面”其实是习近平为“中国梦”解梦,试图把“中国梦”条理化、具体化。“这一理论很有新意,新就新在‘全面’二字。一方面是一种延续性,即对以往方向、路线的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或者达不到的地方,加强了力度、深度和广度”。
除了令“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更加具化之外,外媒认为,“四个全面”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德国《世界报》网站2月27日指出,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隐含着让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行动指示。美联社2月26日的评论文章称,“四个全面”内涵丰富,将习近平执政以来设定的经济和法治改革、反腐倡廉、严肃法纪、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等宏大目标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国过去优秀政治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它会促使中国政府改进提升治理国家的方式,中国将朝着远大的目标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