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3月26日电(远达)最近以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一个国际热门话题。目前亚投行创始国申请程序进入最后一周。业内人士预计,亚投行将在2015年底前投入运行。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3月26日撰文称,英国选择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此举激怒了美国。一些人将亚投行视为中国挑战世界银行)计划的一部分。但这不等于说英国做出了一个糟糕的决定。相反,这个决定是合理的。
亚投行的初期注册资本为500亿美元,之后可能会增加一倍。该银行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公路、铁路等项目提供融资。
随着亚洲多个国家的加入,中国将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而非亚洲成员国的持股比例被限制在25%以内。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和意大利)已决定申请加入。
亚投行可能意义重大。亚洲发展中国家亟需基建投资。长期高风险项目的私人融资通常要么代价高昂,要么根本就没有。相对于资金需求,世界银行和亚开行(ADB)的财力极度匮乏。
因此,中国希望拿出其3.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投资于亚投行是件好事。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希望通过多边机构实施这一投资——在这样的机构中,中国的声音不管多么强大,也将是众多声音中的一个。亚投行将拥有全球性员工,与中国独自提供资金相比,这应会减少该银行的政治色彩。
基于这些理由,美国应该也加入。但美国可能回答说:不管美国政府有多希望这么做,也不可能获得本届国会的批准。这或许没错,但不能成为其反对他国加入的理由。
美国还有一个理由,不过这个理由令人困惑。美国表示,西方国家不加入能够产生更大影响。一位美国官员辩称,“在他们无法确信中国不会保留否决权的情况下”,不加入要好于“加入进去”。
然而非成员不会对一个不需要它们的资金的机构产生任何影响。唯一的希望是加入进去,从内部发挥影响。确实,如果此前欧洲就加入的条件进行了协商,结果就会更好。但现在为时已晚。
美国财长杰克•卢表达了美国的担忧:亚投行在治理、贷款方面可能达不到“最高全球标准”。
作为世界银行的一名前员工,听到这句话我就笑了。卢或许愿意研究一下世界银行在为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提供资金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众多可怕例子中的一个。
如果亚投行像白雪一样纯洁的话,那当然好。但这是一个堕落的世界。至少,拥有广泛的成员国要比没有强。
美国也无法令人信服地反对加大现有机构面临的竞争。成立新机构,确实可能引发竞相降低标准的风险,但有些多余的繁文缛节也可能因此被废除。
美国真正担心的是,中国建立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削弱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对此我有四点要说。
首先,美国、欧洲和日本看重自身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巨大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与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脱节。此外,它们并不是称职的“管理者”。尤其是,他们坚决不放弃对这些机构领导人的任命权,而这些机构历任领导人并不总是优秀的。
其次,二十国集团5年前就已同意实行新的配额制度,以降低上述几个国家(或地区)对IMF过大的影响力,而美国国会迄今仍未批准这一变革。这是不负责任的。
第三,更多长期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以及让面临资金流“突然中断”风险的国家能获得IMF无法提供的更大资金保障,这对世界经济是件好事。
千禧之交,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约为2万亿美元,如今已增至近12亿美元,这使得IMF不到1万亿美元的资金能力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情况反映出资金缺口有多么大。中国的资金可推动世界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实在是件大好事。
最后,美国批评英国“不断迁就”这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但如果不选择迁就,就要选择冲突。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是有益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聪明地迁就。
当中国的提议对自身和世界都有意义的时候,接触比在一旁挑刺儿更明智。曾经有一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创立亚投行正是在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因此,英国以及其他欧洲盟国的做法值得赞赏。此外,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对美国甚至可能是个有益的刺激。
当然了,假如拥有相似利益和价值观的国家——比如英国和美国——不管说话还是行动都能一条心,那是可取的。没错儿,英国采取了与其最重要盟友不一致的立场,这是有风险的。然而,对盟友的支持不能变味成奴才般的服从。事实证明,那样对谁都不好。
此外,如果英国的选择能让美国政策制定者明白,领袖的位置不是一种权利,而是必须靠争取得来的,那么英国这个选择很可能是有益的。二战后那些年,美国凭借冷静的头脑创建起了当代世界的多个国际机构。但世界已经变了。
世界需要新的机构。它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大国的崛起。它不会仅仅因为美国无法继续参与就停止前进。如果美国不喜欢这种结果,那只能怪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