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美记者拍二战重庆大轰炸纪录片震慑人心

作者:远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4-09 15:52:01

中国日报网4月9日电(远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经过多方联系和艰苦谈判,向美方购买了反映日军侵华史实的奥斯卡获奖彩色纪录片《苦干》的数码拷贝。

《联合早报》吴汉钧4月9日报道称,美国记者斯科特75年前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楼顶拍摄的二战重庆大轰炸纪录片,是首个以平视、置身其中的视角,完整呈现重庆被日本军机轰炸的史诗型纪录片,可与南京大屠杀史料《拉贝日记》、《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齐名。

这部彩色纪录片《苦干》由美籍华裔李灵爱策划出资,雷伊·斯科特(Ray Scott)拍摄。1942年奥斯卡奖第一次设立纪录片奖,该片获得纪录片特别奖。不过,影片在战后遗失,直到2009年重见天日,又经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修复,才得以呈现给观众。

斯科特在1937年至1940年间,四度赴中国上海、南京、广州、香港、南宁、贵州、重庆、成都、兰州、西宁等地,拍摄抗战时期的生活景象;其中,斯科特在1940年8月19日、20日两天,拍摄了重庆大轰炸发生前后的场景,画面长达17分钟。日本轰炸机的轰隆声、燃烧弹爆炸、救援、熊熊烈火和浓烟覆盖城市的画面和声音,震慑人心。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与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的支持下,向拥有纪录片的斯科特后人及成功令纪录片重见天日的美籍华裔制作人龙罗宾(Robin Lung)购得《苦干》在中国的使用权。

该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回答本报提问时说,他在2014年第一次看到这部纪录片时的感受是震撼、惊叹。

自1985年起研究重庆大轰炸历史的周勇说,他在世界各地看过很多图片文字资料,以及从日本军机拍摄的投弹画面,但斯科特在当时位于长江以南的美国大使馆楼顶拍摄的渝中半岛轰炸场面,以及日本军机离开后进入现场拍摄的救援场景,让他深深感到震撼和惊叹。

他说:“轰炸的照片我们都见过,轰炸的声音可能也听过,但是满城大火的那种声音我第一次听见。重庆人民拿着桶,在河里把水装在桶里面,拿到救火现场,七八个人用人力压水机救火的场面……”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播放了14分钟的重庆大轰炸片段,现场有记者看了后倒吸一口凉气,流露出震撼的表情。

周勇认为,今后很难找到超越这部纪录片的重庆大轰炸影像资料。身为学者,他自觉有责任将纪录片引进中国,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让纪录片“回归”重庆,意义更显重大。

这部影片曾于1941年在美国公映。据《纽约时报》网站的影评资料,当时的影评人克劳瑟称:“这样肆无忌惮的恐怖场面所带来的痛苦,甚至超过了我们所看到的伦敦大轰炸。”

李灵爱和斯科特采用了当时最好的16毫米摄影机和柯达彩色胶片进行拍摄,镜头对准活生生的人,而非轰炸后横尸遍野的场景,客观真实、不煽情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抗战中的生活面貌。

李灵爱于1908年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李启辉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同学。李灵爱当时热切希望帮助中国抗战,曾接受驾驶大型飞机训练,想驾驶轰炸机前往中国作战,她最终说服家人出资支持她拍摄纪录片。

《苦干》在二战结束后遗失,连美国奥斯卡电影资料馆也将其列为遗失影片。龙罗宾在研究美国亚裔妇女的贡献历史过程中,找到该片的踪迹,但她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也仅仅找到35分钟的片段。之后,她花费六年时间,从斯科特后人手中找到完整的90分钟拷贝,最后修复成85分钟的版本。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波说,重庆准备以《苦干》作为原始材料,制作成一系列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地电视台播放;日后《苦干》会在中国三峡博物馆作永久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