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忽视民生、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要‘动刀子’、‘出重拳’、公开曝光,坚决追责!” 4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春主持召开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吹响问责无为官员,治理庸政懒政的号角。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只是东北一地面临转型升级、稳增长的挑战,也不只是东北一地官员的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李克强在东北对“为官不为”严厉问责的话,其实是给全国官员听的。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严执政之纪、亮问责之剑,形成了从严治党的好态势,凝聚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在人民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的同时,有人却发出“为官不易”的无病呻吟,出现“为官不为”的新苗头。一些干部把“多做多错、不做没错”奉为最大信条,在岗不在状态,在位却不做事,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敷衍了事,尸位素餐。
去年6月,李克强总理就曾在几次会议上痛斥“为官不为”丑恶现象,批评一些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在北京、河北等8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以往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经济是干出来的。“老百姓(603883)一直在勤劳奋斗,当干部的决不能为官不为!”
懒政、庸政、误政也是一种腐败,是对责任的亵渎和贪污,敷衍了事,尸位素餐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的是一方发展,失去的是人民的信任。
解决懒政庸政问题,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教育各级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扣好为官做人的“第一粒扣子”。
解决懒政庸政问题,关键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敬畏法纪,忠于职守,建立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归属,落实具体责任主体。
解决懒政庸政问题,还需要加大干部考核和问责力度,解决“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解决懒政庸政问题,还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的作用,将各级干部依法履职的情况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将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纳入舆论和群众的监督视野,不容半点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