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23日电(远达)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网站4月刊登该中心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前任总理陆克文撰写的报告。
文章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尽管近几年有所减缓。试想: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未来十年超越美国,这将是自乔治三世登基以来,第一个非西方国家、非英语国家和非自由民主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将深刻影响全球地缘经济重心之转移,还有随之而来的政治力量的变迁。近来,多有例证。譬如,诸多西方国家政府不顾华府反对,在最后时刻蜂拥而至,比肩接踵地支持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并成为创始成员.
中国经济增长是其国力的基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问题,本报告的大致结论是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处于中至中上水平(年增长率或在6%左右)。在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笔者既参考了有关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官方和非官方数据,也考虑到以下其他因素:世界对中国出口需求的减少;较高的国内债务;人口问题导致劳动力减少;国内储蓄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适度的居民消费水平;私有企业持续增长,但仍受到大型国有企业的制约;以及中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政策回应——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些政策回应注定会导致失败。此外,一旦中国经济出现波动,中国有足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力对经济进行干预,确保增长率保证在6%以上。这一数字被政策制定者们认为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同样,若认定中国从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基于大量的国家基础建设工程和依赖低工资、劳动力密集的出口)转变为新的模式(基于家庭消费、服务业和富有创新能力的私有企业)注定会失败,同样也是不合理的。这一宏伟的蓝图酝酿多年,应能够通过不同的需求驱动,跟过去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的那些需求一起,保证中国的未来经济运行轨道。此外,这一转变的实施有着非常强大的政治支持。就目前而言,进展和成果都是合情合理的。
此外,若认定中国饱经磨炼的政治精英们没有能力像过去的三十五年里解决之前的战略挑战那样,应对接下来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挑战,也是大错特错的。中国目前的确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政策挑战,其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失误,都有可能让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项目脱轨。自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的政治精英长期通过审时度势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到如今已经积累了相当高明的实践经验了。
由于以上以及其他的原因,针对中国的政治结构,本报告明确驳斥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最近提出的“中国崩溃论”。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来讲,基于一个隐晦不明的政策假设,认为中国要么可能进入经济停滞,要么会因其固有的政治经济冲突导致政治崩溃,是不明智的。这应该说是一种无视铮铮事实的一厢情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