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访俄为两国关系指明发展方向 树立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作者:易鑫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5-13 11:11:30

习近平主席日前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为中俄关系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政治基础更加坚实,战略共识不断深化,经贸活力持续迸发的基础上,共谋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共赢发展红利,推动中俄关系再上新台阶,在世界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一、政治基础更加坚实

上世纪末,中俄关系实现“三级跳式”跨越发展,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是两国面临国内艰巨的发展转型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面对复杂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发展战略机遇期,营造和平稳定周边环境的现实选择。进入新世纪,中俄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逐渐形成了首脑、总理和战略安全定期磋商机制,成立了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议会合作委员会。此次习主席访俄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与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分别建立交往合作机制。上述机制不断培育和衍生两国合作的具体项目,使中俄关系发展形式具体化、机制化,发展内容言之有物,发展措施握之有柄。

二、战略共识不断深化

中俄在领土边界划定、边界地区撤军和战略导弹互不瞄准对方等战略安全问题有高度一致的政治理解和战略共识。2013年,习主席首访俄罗斯受邀参观第一次对外国领导人开放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两国军事技术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装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联合军事演习常态化、实战化。此次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红场阅兵和中俄在地中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标志着中俄两军的互信、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领导人分别于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次受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庆典,充分表明中俄两国在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两国抗击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功绩的一致认识和共同主张。

三、经贸活力持续迸发

两国不仅在能源资源、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信息通信、农林渔牧和地区协同发展等方面实现平行的多领域合作,还在投资、生产、运输、信贷、货币、人才等方面开展纵向的多层次合作,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依托,以大项目合作为抓手,中俄经贸合作的活力持续迸发、结构更趋合理、机制更加高效。

中俄愿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共同谋划欧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蓝图,推动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目标。俄罗斯正式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由于世界油价、卢布汇率和欧美制裁等原因,俄罗斯经济探底,融资困难,亚投行是俄罗斯为数不多且具战略意义的选择。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无论是穿越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北线还是途径中亚、外高加索的南线,俄罗斯也是中国必然选择的参与伙伴。

四、新型关系堪称典范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有政治共识、军事互信、经济互利、文化相惜的全面关系,是在共同关注的双边、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上有着高度共识和共同利益的战略关系,是有一系列组织机制推动和保障的稳固、灵活、高效的对话与协作关系。它不是冷战时期基于意识形态结成政治军事同盟的片面关系,不是出于遏制或针对第三国而组织集团对抗的权宜一时的战术关系,也不是因一时一事有违国家根本利益盲目动用两国政治军事手段实现短期目标的捆绑约束关系。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易鑫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