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1990年,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世界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全球化新浪潮。2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首,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发展已然成就了一批国家。无疑,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从起初仅与比利时相当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发展到如今,中国的经济规模已达到德国的三倍之多。德国也收获颇丰,它获得了自由、和平与安全,也把握住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不仅是在中国的机遇。如今,中德贸易规模是中俄的两倍,更是中国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的数倍。
纵观中德两国,我们会发现它们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都是制造业界的巨头,具有庞大的出口规模,人民勤劳努力,十分注重教育的价值,比起“先消费后还款”的消费观念,中德两国文化更偏向于存款消费以及长远规划。
毋庸置疑,全球秩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秩序下,中国和德国都需要守护好其庞大的国家利益。在未来几年中,我们要抓住机遇,为两国关系创造一种更好的新品质。
一个主要的挑战,就是要确保所有利益相关国处于同一个世界秩序中,并且不会逾越到别的秩序中去。考虑到这一点,对几个落后于世界政治与经济现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构,德国支持改革它们,对于新的机构和项目,德国也报以开放与建设性的态度。正是由于受这种动机的驱使,德国决定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成为其最重要的非亚洲成员国。其他项目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也值得我们探求,追求更深层次的合作。德国愿同中国一道,共同推进跨越亚欧的包容性架构。另外,与俄罗斯共同搭建这一架构也同样重要,不与俄罗斯合作或仅在其周边建设该架构都是不可行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作为唯一一个同时涉及北美、欧、亚三洲的相关组织,也要发挥其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些经济体,必须要强化服务业,促进国内消费更加繁荣。然而,为了保证持续的繁荣,德国和中国都必须保持其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尤其是要为实现社会正义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德国正在通过将制造业引入数字世界而为下一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做准备。这将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全面的变革。“工业4.0”对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超过中德两国在经济、技术、精神、乃至政治领域合作的默契程度。
然而,中西方之间仍有一些未能达成一致的重要领域。化解猜忌与误解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自来看看我们到底是怎样的国家。中国来德旅游人数的增长就是一个可喜的信号。然而,反观西方到中国的游客数量,却开始出现了增长停滞的迹象。
我们急需提高双向的人员流动。其中一个关键的瓶颈是双方签证手续的办理。对此,一些具体、切实的改进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德国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已简化了办理程序。而双方更需要的是一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认识到:欧洲和中国对彼此不会造成任何的安全威胁,也没有非法移民问题。在这个日益动荡的世界,这是中德两国加强交流合作的一次难得机遇——我们不能白白浪费。
作者:柯慕贤(Michael Clauss),德国驻华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