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本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围绕“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主题展开主题演讲和热烈讨论,与会代表的发言释放出两个明确信号:一是“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牢固树立食品行业尚德守法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取向”。
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人福祉,舌尖上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的中国梦,如何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环境,既是当下最为重要、最需迫切实现的中国梦,也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德法并重,用道德守护食品,以法治强化安全,改变以往食品安全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方式,积极培育参与食品安全共同治理的多元主体,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综合运用道德、法律等多种手段,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道德是维护食品安全、保障食品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道屏障。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更把企业道德建设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故频发的背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是其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强道德建设,提升道德水平,通过道德约束规范人心,让道德的种子在人人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成为内在的自觉,让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消费群体共同树立起对生命尊严的敬畏之心,形成三者之间相互支持与配合的治理合力,从而在道德层面上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前馈式预防。
法治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在即,让民众充满期待。要让最严《食品安全法》能够贯彻落实执行,首先要强化监管责任,需要监管部门承担更多的责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确保监管严格到位。其次强化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让生产企业发挥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牢固树立食品行业尚德守法的责任意识和价值取向,从源头上减少食品违法侵权行为的发生。最后要坚持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公众参与机制,让消费群体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在健康受到侵害时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从而共同营造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利环境和浓厚氛围。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保障食品安全,既需要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消费群体三方合力治理,也需要道德与法治双管齐下,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制度墙,最终为食品安全构筑起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