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常态”

作者:盛卉 潘婧瑶 杨柳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5-06-19 14:57:30

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常态”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对话会上做主题演讲。记者雷达摄

  “听说许多巴西朋友对‘新常态’很感兴趣,借此机缘,谈谈我个人对‘新常态’的理解。‘新常态’新在哪里?简单说,是四个关键词: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201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巴中合作专题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用12个字概括了他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在巴西各界引发高度关注。

  12字阐述新常态:

  “我认为,意味着富态、优态、活态”

  6月17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瓦加斯基金会应用经济研究所。前来参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一起聆听中国第一大报、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社长,如何解读“新常态”下的中国。

  “‘新常态’新在哪里?简单说,是四个关键词: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杨振武社长以简明扼要的12个字描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高速”,就是增速换挡。面对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做不到”也“受不了”长期维持两位数增长,必然会换挡回落。从高速到中高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优结构”,就是结构调整。今天的中国经济,站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调结构是“新常态”的最本质特征。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出现新的积极变化,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

  “新动力”,就是动力转换。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必须把发展动力切换到科技创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只有紧紧跟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节奏,让创新成为点燃发展的新引擎。

  “多挑战”,就是风险累积。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一些曾经“看不见”、“不确定”的风险,有可能逐步显性化。目前,中国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新常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意味着富态、优态、活态,意味着结构更佳、效率更高、环境更美、民生更好、经济基础更牢、发展更可持续。”杨振武社长如是说。

  “人民日报社长来到巴西为我们解答问题,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他的讲话不回避问题,直面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挑战,今天这场对话会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新常态’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参会学者迈克尔·卡尔林说。

人民日报社社长的巴西“公开课”:12字阐述“新常态”

对话会上,瓦加斯基金会学者向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提问。记者 雷达摄

  “这12个字,既是对巴西人民也是向中国人民阐释了‘新常态’的深刻内涵。”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文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巴两国相距遥远,在官方的交流之外,民间的了解还较为缺乏。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和中央媒体,在促进两国民众客观、正确地彼此了解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日报若能针对巴西民众的阅读与思维习惯,在一些重大议题上发挥党报的引领作用,与巴西主流媒体进行合作,会对树立我国的良好对外形象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回答“新常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带来机遇,带来财富,带来共赢”

  近几年来,中国与拉美之间高层来往密切。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四国的成功访问,开启了新的“中拉时间”,推进了包括两洋铁路在内的一大批战略性项目,谱写中拉合作新篇章。

  2015年1月,诸多拉美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官员飞越重洋相聚北京,出席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就在上个月,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的拉美之行,进一步落实习近平访问拉美时各项协议,让“中国装备”在世界舞台上再一次精彩亮相。

  “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同属金砖国家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很多相似的使命。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进程曲折艰难,新兴经济体普遍遇到经济下行压力,如何认识和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巴两国都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杨振武社长在演讲中说。

  在杨振武社长看来,“新常态”成为解决中巴双方共同“烦恼”的手段:“‘新常态’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我的回答是:带来机遇,带来财富,带来共赢。”

  “就市场而言,我国广阔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吴白乙对人民网记者说,“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消费模式和结构的转型,将会给世界市场注入更加强大的需求动力,无论是大型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能从中受益。”

  杨振武社长用一系列数据和事例得出了“新常态”将给巴西带来重大机遇的结论:

  “新常态”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加快,居民消费升级换代,为巴西大宗优质商品包括农产品提供了更宽广的市场;

  “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迅速崛起,将促进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再工业化”;

  “新常态”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投资机会更多,营商环境更好;

  “新常态”下,中国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将有更多的企业奔赴巴西投资兴业。

  “以世界经济链与价值链为背景,各新兴经济体在转型时往往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产能等方面的缺乏,而这恰恰是中国推进‘走出去’战略所重视的领域。”吴白乙说:“我国积极推动与巴西的产能合作与对接,是双方意愿的共同体现。”

  在这次巴中合作专题对话会上,91岁的中国问题专家卡洛斯·塔瓦雷斯道出心声:“中巴合作成果显著,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的新机遇,也是巴西的新机遇。”

  茶歇期间,没有得到提问机会的与会者挤到杨振武的身边,交流对中巴合作的看法,提出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巴相互合作的意愿是多么强烈,彼此之间需要相互了解的愿望多么迫切!

  人民日报率先报道“经济新常态”

  系列评论引领舆论走向

  此次人民日报社社长率团访问巴西得到了巴西总统罗塞夫的亲切接见。罗塞夫在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并接受专访时说:“巴西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合作,我和中国领导人共同规划了许多日程,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成果。巴西和中国有共同的利益,巴西和中国有共同的梦想。”

  “这实际上展现了巴西政府的姿态。体现了巴西政府十分乐于与我国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吴白乙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此次行动将这一友好讯息传递给了政府、社会与大众三方。媒体作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在政府决策与民众反馈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期待,今后人民日报将在中巴两国的交流与理解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正确传递双方的基本国情、政策方针与民族形象。

  “去年,我所在的《人民日报》在中国主流媒体中率先报道了‘经济新常态’。”杨振武社长在演讲中表示。

  事实上,“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这12个字,在2014年8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就已经出现。

  2014上半年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后,8月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和17版大半个版面刊登特别报道《新常态,新在哪?》。文中说:“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 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随后,8月5日、6日、7日,《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位置刊登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系列评论员文章,以《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和《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为题,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具体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和意义。

  “习近平主席也说过,中巴关系堪称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我们作为媒体人,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对两国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人常说‘朋友越走越近’,让我们携手踏上中巴合作新征程,共同开创两国发展新未来。衷心祝愿中巴两国友谊之树常青,共赢之路顺畅,衷心祝福中巴命运共同体明天会更好!”杨振武社长在演讲结语中说。

  “人民日报的解读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声音,坦诚的演讲让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人民日报会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受众最多的媒体之一。”在现场聆听演讲的瓦加斯基金会学院主席比亚诺?卡瓦坎奇说。

  2个多小时的对话会结束了,留给人们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思考和讨论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