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来源:中国日报微信
2015-08-15 16:21:37

中国日报网8月15日电(记者罗望舒 忻鼎鼎)在西藏开车曾被认为是一项危险的行业。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致于如今当地人仍把象征好运的五彩经幡系在每座山顶的电线杆或者岩石上。

“这些经幡是为了祝愿路过的人们一路平安。”亚培(Yarphel )解释道。西藏的阿里地区素来被称为“世界屋脊”,亚培有着22年在阿里的驾驶经验。

在他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亚培养成了特殊的工作习惯,遵循着一些属于自己和道路之间的仪式。每当他开过一座山头时,他都要鸣笛示意。事实上,这种方式能让其他司机知道自己正驶过这里。“以前是土路,灰大,开得慢,路面(状况)看不清楚,(视线)都被土和灰挡住了。”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亚培在日喀则和普兰两地往返时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这种状况。普兰是阿里的一个县,被当地佛教徒视为圣地的岗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就坐落于此。他说:“我得不断踩刹车,减速。”

以前,从日喀则到普兰1100公里的路程至少要走两天。“以前开土路,十二个小时就是极限,很累。”他补充道。

旅途时间大幅减少

这样的局面在柏油马路修好后有所改观,耗在路上的时间减少了一半。亚培说:“开新路(柏油路)一点都不累。”

格列加措(Gelek Gyatso)是江孜县林布寺(Lingbu Monastery)的一位高僧,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也给他和寺庙中的僧人带来了不少便利。

这座寺庙建于山顶,以前从寺庙到主干道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一条狭窄灰突突的、甚至都不能过车的小路。每一次格列加措和其他僧人采购了整车的蔬果杂货从邻镇回来,都必须自己把这些东西背上山。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他说:“我们把一部分货物放在山脚,然后背一部分步行上山。来来回回走好几趟才能把所有东西背到寺里。每一趟都要走上30到40分钟。”

2011年,当地政府投资260万元建设一条长2.5公里的柏油路,连接了寺庙和主干道。现在开车在两地往返只需要5分钟。

据江孜统战部部长次仁欧珠(Tsering Nyodrub)介绍,寺庙一般都建在山里,僧侣和朝圣者往返都不方便。自2011年起,地区政府陆续投资约150万元兴修各寺庙和其他宗教场所附近的道 路。这项为期5年的道路修建计划旨在今年年末完成,届时该地区注册登记的1700所寺庙中70%都能通车。

不遗余力 建设基础设施

但这笔钱不过是过去半个世纪政府对西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沧海一粟。当地交通部门介绍,1950年的西藏还没有柏油马路,但到2014年底,当地已建设了总长7.5万公里柏油道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墨脱也于2013年并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

2006年,西藏首府拉萨和邻省青海通了铁路,后来该铁路线又延伸到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

西藏地区多山,建设公路和铁路费用不菲。为了弥补陆路交通的欠缺,拉萨、昌都、林芝、阿里和日喀则都修建了民航机场,每周有310次航班,飞往38个城市。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惠及当地人,也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西藏带来了大批游客。

2014年,西藏机场共接待315万人次游客。据旅游部门统计,自从日喀则机场2013年投入运行以来,每年游客数增长率为30%。

林芝机场于2006年投入运行,2014年当地共接待152万游客,创收11.1亿元,是2005年的11倍。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拉萨-日喀则铁路线于2014年8月16日投入使用,为日喀则带去了大批游客。日喀则是珠穆朗玛峰登山者的大本营。

日喀则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巴桑(Batsang)说,铁路运行的第一个月共接待4万多位游客。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

铁路和公路将慢慢延伸到其他地区,已计划在拉萨和林芝间修建新铁路,并修建铁路连接日喀则和吉隆(Gyirong)、亚东(Yadong)的县城。这些地方旅游资源丰富,但苦于难以到达。

日喀则旅游局局长普布扎西(Phurbu Tashi)介绍说:“很多游客想来西藏游玩。但过去,他们受困于有限的交通方式。随着交通方式的增多,游客们将有机会探索更多的旅游景观。”

辉煌50年:西藏公路从无到有 世界游客畅行“世界屋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