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外交官》网站发表了香农·台兹(Shannon Tiettz)的一篇批评安倍谈话的文章,称安倍谈话用词无误,却表达错误。
“正值战争结束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认为,必须平静地回顾走向那场战争的道路、战后的进程、二十世纪那一时代,并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面向未来的智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备受关注的二战结束70周年谈话以这样一段话开始。安倍表示将以内阁决议形式于8月14日发表谈话。中韩两国尤其会仔细研读讲话内容,找出安倍试图回避历史责任的证据。特别是外界观察人士会看到安倍重复1995年的《村山谈话》以及2005年的《小泉谈话》中的关键词,即“道歉”和承认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言辞。其实,问题关键在于安倍如何解释,确切地说,日本在二战以及之前几年做的恶行,以及(如果有的话)他将如何为这些行为致歉?
让我们看一看安倍是如何回应的。
日本做了什么?
在日本的恶行问题上,安倍用了一连串的“过失”——但都很模糊不清。“侵略”和“殖民统治”等关键词虽然提到了,却与中韩两国希望听到的场景不一样。
首先,安倍一开始强调西方的殖民主义,却并未提到日本自己的殖民主义。他甚至声称“日俄战争鼓舞了许多处于殖民统治的亚洲人和非洲的人们”,这似乎标榜非西方国家能够打败欧洲列强。然而,安倍的托辞却忽视日俄战争实际上是发生在中国(东北)和朝鲜这个事实——这会让人理解为两个殖民统治主义国家为了中国和韩国的统治权而战,而不是“鼓舞受压迫的中国和韩国人民”。换句话说,安倍开了个不好的头儿。
然而,安倍却指出,一战“阻止了殖民化”和在全球人民“渴望和平”[据原文]。然而,在大萧条期间,“日本经济遭到重大打击”,安倍称日本“试图依靠实力来解决外交和经济的困境”。
安倍说道:“日本逐渐变成为一个新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日本该走的方向有错误,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日本给无辜的人们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害和痛苦。”
“侵略”和“殖民统治”这些词确实后来出现在日本发誓永不再做的事情中:“事变、侵略、战争——我们不会再采取任何形式的武力威胁或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应该永远与殖民统治告别,要实现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利的世界。”
这是个很聪明的说辞——安倍只是采用了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字眼,承认了日本首先犯下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罪行。但是,这种妥协的说辞,不太可能使人真正满意。
有趣的是,安倍在“慰安妇”问题上拐弯抹角,用了一种新说法:“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但是,日本既没有明确申明自身责任,也没有道歉。如果这是一个伸到韩国的橄榄枝,韩国不会接受。
在一个说明中,让人奇怪的是,韩国并未列于大多数安倍具体提及的受害国家中。安倍提到“饱尝战争痛苦的中国人”,“美国、英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被俘的人们”,并大肆赞扬这些国家在宽容与和解方面的贡献。然而,韩国仅在讲话中出现过一次,作为受到日本不公正对待的国家洗白清单的一部分。韩国早就感觉到被日本摆出的历史姿态所忽视,会将日本的态度铭记在心。
安倍道歉了吗?
除了明确阐述日本做恶行之外,中韩的观察人士希望看到日本的一个明确道歉。对此,他们并不满意安倍的讲话。在此可以用著名的“村山谈话”进行比较:“为了避免以后发生这种错误,毫无疑问,我们应谦虚地接受历史事实,并再次表示我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而安倍是这样说的:“正当战后七十周年之际,我在国内外所有死遇者面前,深深地鞠躬,并表示痛惜,表达永久的哀悼之意。”并在后面的讲话中说道:”至今我仍然无法言语,不禁断肠。”
对一个普通人而言,这听起来很像一个道歉,很让人动容。不过,中韩两国的分析人士曾有特定的期望,他们事前很清楚的表示:他们想要听到“道歉”(apology)一词,而很明显它并未出现。安倍甚至没有用“悔恨”(remorse)这一词,很多人都希望他能用这个词。
这倒也不是完全正确——安倍用了“深切的悔恨”和“由衷的歉意”(引用了“村山谈话”的原话)。但是,比起再次表达这些情感,安倍把注意力引向日本道歉(隐含意义是“道歉的话已经足够了”)这件事上:“我国对在那场战争中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安倍许诺先前的道歉会得到遵从:“这些历代内阁的立场今后也将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认为,“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
在发表谈话前,有媒体报道称,安倍不会道歉,担心这样做会导致日本政府永远继续道歉下去。这种情绪似乎对最终的谈话版本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这可能会帮助安倍在日本国内获得更好评价,却不会受到中韩两国的欢迎。
因此,新华社旋即发表了文章《安倍大打折扣的道歉毫无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