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

作者:任天佑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9-01 11:18:38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偏居陕北、力量有限且尚未取得全国政权的政党,何以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今天我们纪念抗战,探究制胜秘诀,尤其应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新时期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启示、精神动力。

政治是战争制胜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以坚强的政治领导引领方向,实现政胜于敌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性质、战争规模、战争进程以及战略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赢得这场战争,根本方法在于实现全民族抗战,深厚伟力在于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抗击侵略者上来。对于当时连年内战、一盘散沙的中国来说,尤其需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政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她能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把握和顺应时代大势,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宽阔的政治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担当,坚持从全民族根本利益和抗日战争政治本质出发,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之路,实现了政胜于敌。

率先吹响抗日号角,唤醒中华民族。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最早提出抗战主张,最早公开对日宣战,最早制定抗日救国纲领,最早派出武装力量走上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强烈警示下,中华民族的抗战救亡意识被空前激发起来。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聚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旗帜下,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与民族自信投入到抗日战争中。

倡导与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领抗战方向。实现全民族抗战,核心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发挥了决定性的政治领导作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任务。1936年12月,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科学分析和处理国共阶级矛盾与中日民族矛盾的关系,完成了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抗战政治路线大转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尚未取得全国政权的政党,将自己的抗战主张成功转变为全国抗战的政治总路线,确立了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权。

在错综复杂斗争中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抗战路线之间的联盟,其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与斗争。这些矛盾与斗争关系抗日战争的前途命运。对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整套政治斗争的方针、原则与策略,包括“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坚持独立自主”和“又联合、又斗争”的基本原则,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先后挫败国民党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保证了抗日战争沿着抗战、团结与进步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对抗日战争的政治领导地位。

战略是战争制胜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战争战略指导驾驭全局,实现略胜于敌

战争战略指导是引领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总方略。战争既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的较量,也是双方战略指导的一决高下。正确而高超的战略指导往往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可以扭转力量劣势带来的战略被动。抗日战争是大而弱、落后的农业中国与小而强、实现了工业化的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决死战争。赢得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以略制胜更加关键。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战略指导能力,实现了略胜于敌。

制定持久胜敌抗战方略,驾驭战争全局。全面抗战爆发后,针对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被动挨打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因敌制略,形成了自己的战争战略指导。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制定了持久胜敌的抗战方略。全面抗战进行10个月后,又提出了以《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为代表的一整套战略指导理论,预见了抗日战争进程与胜利结局。持久胜敌的抗战方略是中国共产党以弱胜强的正确战略,后来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及最终胜利都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正确性。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持久胜敌蓄势蓄力。持久胜敌,贵在持久,关键在积小胜为大胜。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现实出发,果断实行军事战略转变,明确提出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并根据作战实践不断丰富与完善,最终将其确立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通过机动灵活的敌后游击战,不断消耗敌人,把广阔敌后战场上的一个个小胜积累起来,为实现持久胜敌蓄势蓄力。

开辟敌后战场,将敌拖进持久战的泥淖。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游击战争得以长期坚持的战略基地。中国共产党利用抗战初期日军长驱直入、后方空虚的弱点,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大胆深入敌后,先后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开辟了19个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扩大,使侵华日军面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前后牵制与内外夹击,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终被拖入持久战而不能自拔。

力量是战争制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展敌后人民游击战争,实现力胜于敌

战争是敌对双方综合实力的较量。战争力量不单单是由军力组成的,而是由经济力、军事力、社会组织力等方方面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而成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军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总体较量,遵循力量制胜的基本规律,关键在于找到激发和凝聚亿万民众抗战伟力的战争样式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战争这一制胜法宝运用于抗日战争实践,创造性地广泛开展敌后人民游击战争,充分发挥其整体制敌、综合制胜的力量优势,以强大的人民战争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了力胜于敌。

革新军制,推动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在敌后实行广泛的人民游击战争,其力量支撑在于人民武装。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要求把敌后军民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合力。1941年11月,中革军委明确指出,抗日武装力量由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组成,要求实行主力军与地方军、地方军与民兵、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三结合”,充分体现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人民武装力量形成了由民兵到地方军、再到主力军的阶梯式格局,迅速发展壮大,奠定了抗日战争力胜于敌的基石。

制定“十大政策”,以多样化手段综合制敌。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实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入手,企图彻底消灭敌后抗战力量。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在总结各根据地对日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强调以军事斗争为中心,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条战线的斗争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制敌。这是人民战争综合制胜思想在抗战实践中的生动运用,有力推动了人民游击战争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创新游击战法,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抗战相持阶段,由于侵华日军长期的大规模残酷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空前困难。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群众,率领敌后军民创新游击战法,使用“敌进我进”“翻边战术”等战法,把内外线作战结合起来,使日军经常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状态。同时,还因地制宜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战法。通过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动员组织千千万万民众,敌后抗战军民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道义是战争制胜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正义旗帜,实现义胜于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争道义作为一种道德力量与伦理力量,影响各方对待战争的态度,增强或削弱各方民众的参战意志与决心,对于战争各方力量消长产生隐性的渐进的重大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使得道义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宝贵战略资源。中国共产党以宽阔的世界眼光和先进的思想理念,紧紧把握时代大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势,牢牢占据了抗日战争道义制高点,赢得了广泛尊重、支持与援助,实现了义胜于敌。

高举正义大旗,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抗日战争具有谋求民族解放的正义性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性。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大量有关抗日的宣言、通电与决议,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充分表达抗战正义必胜、中国必胜的信念和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决不妥协的意志。中国共产党还采取各种举措,向国际社会宣传红色延安及其抗战主张,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援助。

自觉践行道义,树立英勇抗战群体形象。道义制胜不仅源于道德力量,更依赖于行动感召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巨大牺牲,英勇抗击了2/3左右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挺起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抗战脊梁”,成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再造者。

倡导民主进步,为道义制胜增添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不仅要赢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还要为建立自由、民主、进步的新中国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反帝、反殖斗争的时代进步大势,积极向全国民众传播民主革命的思想主张,以民主进步的价值理念为武器,同反动势力展开争取民心的斗争,不但为抢占抗战道义制高点增添了思想动力,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0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