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军30万:中国对和平的直接宣示

来源:新京报
2015-09-04 11:36:09

■ 社论

无论是纪念抗战胜利,还是裁军宣言,都是以历史为基座去开创和平未来,它是对和平发展成果的一种展示,也是对捍卫世界和平信念与决心的一次凝聚。

昨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胜利日阅兵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这成为纪念活动中的重要亮点,也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中国在此节点,首次举办了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盛大阅兵,从历史维度和现实境况看,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当那些将士们的铿锵步伐震落历史帷幕,当国共抗战老兵组成乘车方队共同受阅,历史和现实、战争与和平也在“纪念”语境下交汇。而这种跨越70年的厚重回望,也是拥抱未来的珍贵姿态——所有回望,都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而“裁军30万”,也与此意义相通:应看到,这是继2005年裁军20万后,十年来中国军队首次裁军。裁军历来都不仅仅意味着军人数量的精简,而往往含有多重意义。

比如,对外展示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和平的愿望和信心,释放对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的积极负责任的态度。特别是在当下这特殊时点上,裁军所展现的和平诚意和行动示范,尤显特殊价值。习近平在讲话中18次提到“和平”,一方面用史实还原历史,强调中国抗战胜利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民族历史传统、现实发展等多方面强调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此次裁军,也正是决心彰显。

但对内,裁军并不代表和平防御力量的松懈,而是伴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升军队现代化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军队改革其实已有实质性举措,如调整解放军审计署建制领导关系,完善政策制度等。可以预见,裁军或只是军队更大改革、结构优化的一个序曲。这是捍卫主权尊严的必需,也是出于防御性国防策略、地区安全局势保障需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的需要。

在大阅兵场合宣布“裁军30万”,是对和平发展成果的一种展示,也是对捍卫世界和平信念与决心的一次凝聚。二战后的和平成果需要捍卫。正如习近平主席讲话中强调的,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不同于70年前,当下世界和平所受到的威胁已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抗争,而更兼有地缘政治、战后遗留问题等主权事务的摩擦,暴发局部的、小范围的战争可能性并非没有。现代国际秩序因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度交融,对和平的维护、对和平力量的团结显得更为复杂。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在处理主权问题,还是具体争端上,都需要平衡智慧和捍卫和平的信念。

从70年前的二战胜利国,到今天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人民的主权尊严在提升。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明确中国永远不称霸,要更好地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壮大世界的和平力量,这其实也是谱写历史,这历史连着和平的未来。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是纪念抗战胜利,还是裁军动作,都是以历史为基座去开创和平未来,而在“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反法西斯战争留存的重要精神遗产之一的信念指引下,中国势必会在更长的历史征程中,更好地扮演自身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