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来源:中国西藏网
2015-09-08 20:29:53

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中国西藏网讯 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俞正声率部分成员慰问了解放军驻拉萨部队和武警西藏总队以及自治区、拉萨市政法系统部分县级以上干警,并与七地市维稳指挥部视频连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工作事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在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驻藏部队在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下,甘于奉献,不畏艰苦,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边疆稳定、推动西藏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部队官兵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衣:据一名戍边高原33年的老战士回忆,上世纪70年代,部队的军装品种单一,面料不耐磨,供给跟不上。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军装几经变化,如今已非昔日可比。过去样式单一的棉布军装、的确良军装,变为今天的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毛料大衣、迷彩服,形成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品种齐全,舒适耐用。

食:由过去的“老三样”(萝卜、土豆、莲花白)到如今的“六菜一汤”。

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住:上世纪70年代,西藏边防官兵告别了“冬居水晶宫,夏住水帘洞”的坑道或用土坯、石块、木材垒建而成的“干打垒”、“地窝子”营房,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新营房。环保节能,宽敞明亮,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行:过去西藏柏油路极少,路况极差,夏天有泥石流、山体滑坡,冬天有暴风雪,交通工具落后,部队仅靠一双“老解放”来保障运输和交通,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间巡逻基本靠步行,常常走得双腿浮肿、脚趾甲脱落。如今西藏交通条件改善,边防军人出行也越来越方便。柏油路修到边防连,国防公路通到哨卡。

用一句驻藏老兵的话来评价现在的物质生活,“现在这儿除了缺氧,啥都不缺。”

不过,纵使物质条件改观,广大的驻藏官兵们依然继承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 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西藏的每一寸山水,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保家卫国、刻苦奉献的丰功伟绩。

1. 生命捍卫誓言

据西藏军史馆记载,从上世纪50年代进藏至今,已有5000多名将士长眠雪域高原。

2. 磨练钢铁意志

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练胃训练

飞雪凝霜日,正是练兵时。在极端的冰雪天气中,官兵们常常会进行野战条件下的快速机动、生存保障、雪山林地战术演练、雪浴、展腹跳、协力托举圆木等课目训练,锻炼出坚强的意志与体魄。

3. 最苦是孤独,最难是思念

西藏边境线长达3800多公里,哨所众多,很多年轻的官兵在这里度过了最美的青春年华,一去便是几年、十几年。

他们把对爱人的思念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每年七夕这个漫天粉红的节日里,因为责任,他们无法像普通人一样与爱人拉小手,看电影,只有用独有的方法守望爱情、排解思念。

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见或者不见,他/她就在那里,不离不弃(驻藏官兵穿越情侣照)

4. 保家于危难,救援于水火,深藏功名,筑藏无声

西藏50年:图片解密驻藏官兵衣食住行变迁

驻藏官兵驰援震区

今年“4·25”尼泊尔地震,他们马不停蹄,千里驰援;乡亲们青稞熟了,他们赶去帮忙;拉萨血库告急了,他们踊跃献血;哪里公路塌方了,他们不顾自身安危赶去抢修。

正是这些被称为“铁骨脊梁”的边防官兵,雪域高原上最可爱的人,用热血和忠诚为祖国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你们是祖国的自豪, 是人民的骄傲!(中国西藏网 文/李芳 林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