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中国文艺再迎繁荣的春天

来源:西安网
2015-11-06 14:58:30

  企盼中国文艺再迎繁荣的春天

  11月6日起,由文化部主办的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活动将在延安启动,之后赴太原、广州、长沙、上海等多地巡演,12月15日回到北京中国剧院连演3场,总演出场次达19场。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歌剧《白毛女》在此环境下产生并巡演,在群众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歌剧在共振出民族情感的同时,也全面点燃文艺复苏的火焰,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的《白洋淀》等系列脍炙人口佳作相继问世,这些文艺作品讴歌生活,影响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时隔70年后,歌剧《白毛女》再次在延安首演,拉开全国巡演序幕,不得不说,这是新时期文化改革,寄望文艺繁荣吹响的新号角。

文艺是民族思想和前进的驱动力,究竟对社会发展和变革贡献有多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就说过,“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足以说明文艺思潮对于英国工业革命促进的份量。英国是近代历史首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靠着率先工业化跨步大国之道,当时的“日不落”称号形象地表达了英国不可一世的强盛,探究原因,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思想对英国的崛起起着不可估摸的作用。

事实上,不仅是英国,人类历文明史也证明文化兴,则民族兴。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型,亦需要优秀的民族文化支撑,文艺作品也应与时俱进,提炼新时期民生百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在各个时期,文艺都能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可以说,座谈会的重要精神给未来文艺创作和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亦点出当前所需。

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综合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老百姓的日子也日益红火,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目光转向了文化阅读,因而,文化环境是否规范,将直接决定全民素养和未来民族涵养。颇为遗憾的是,趋于浓厚的商业利益,部分文艺创作唯利是图,文艺创作者缺乏文艺前辈们的修养,浮躁和浅薄意识日渐增长,为了虚名肆无忌惮的炒作和包装,各种不切实际的排行榜和称号遍地开花,等等,这些低劣行为直接造成文艺作品的粗俗,劣币驱良币,也污染了文化市场纯净的土壤。

再者,互联网世界的诞生,让全民写作成为可能,网络作品的问世,一度上让文艺界精彩不断,异常热闹,但同时因为网络作品在审核、把关、监督上的缺失或不完善,造成大批违规、低劣、不良作品的问世,低俗的内容情节,裸露的语言表达,下半身创作的热胀,如此良莠不齐,参差不齐的作品不止一次刺痛公众的阅读神经,以及伤及纯洁的儿童,这又不能不让我们为网络文艺捏把汗,也让重新调整文艺创作管理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

文艺繁华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稳定和繁荣的显著标志,汉赋唐诗的繁荣体现刘汉李唐的强盛,宋词的繁荣,毫无疑问,占据当时世界GDP60%的宋朝全球最繁华。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汉家文明的国学、哲学文化、孔子学院以及汉语热在全球日益热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从早先的“引入”转变为“输出”,已不局限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传播,而是开始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渗透,显然,这更要求当前作者在创作时持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否则,面对汉文化的输入,异邦人士也会存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判断。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即将完美谢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即将到来,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也把文艺事业列为重中之重。将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这给广大创作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需要创作者们尽情施才耕好文艺的良田。面临转型期的社会,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增强,这对广大文艺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跟上思路,又要创作出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的作品,让优秀作品成为公众的阅读常态。文艺作品好不好,只有时间和群众说了算!

歌剧《白毛女》全国巡演开启,我们殷切希望能激活文艺创作者的热情和良知,也殷切希望能如同上个世纪那样,能再次唤醒文艺界的苏醒,从而再次迎来繁荣的春天。(西安网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