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来源:光明网
2015-11-19 10:26:29

【学习经典】第五十六期·习大大Apec演讲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

习大大在演讲中说:

中国古代哲人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一)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句话出自《管子》。管子其人,更常见的称呼是管仲,他被赞誉为“春秋第一相”。管仲在齐国任相期间,励精图治,大兴改革,使齐国迅速崛起,卓越于春秋各国。孟子著名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称颂那些起于寒微、杰于当世的英雄人物,其中讲到一句“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就是指管子。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说,治理国家的原则,首先是要使人民富裕。

人民的生活状况,就反映了国家的生存状态;人民的富裕程度,也体现了国家的富裕水平。

国家的发展宗旨,是为了保障人民幸福安康;国家的存在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安定富足。

国与民,相辅相成;民与国,相存相依。这就是,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

(二)先

为什么治国之道首先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呢?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卫国,就阐述过这样的道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论语》中记录的一段孔子与学生冉有的教学问答,也是一份关于国家治理的讨论。看着卫国的人多热闹,孔子就提出,安置这样多的百姓,必须要使他们走向富裕,“富之”,就是富民。

可以说,富民,是社会治理的责任,是国家稳定的保障,是百姓生活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基础。

人口众多,如果不能走向共同富裕,就容易导致集体暴乱。在历史上,流寇的产生、暴动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土地兼并、农民失去了赖以耕种生存的家园,常常是由于社会不公、民众丧失了劳动致富的保障,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富”的可能性,迫不得已才生了“乱”。

有“富”才有“泰”,国民心态的平和稳定,社会气氛的祥和安泰,物质富足是基础;

有“富”才有“裕”,国民生活的从容大度,游刃有余的各项发展,物质丰富是保障;

有“富”才有“强”,国民精神的强健有力,举国上下的强盛繁荣,物质财富是后盾。

所以“富强”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词里,被首先提出来的一个价值目标,正如《管子》里说“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是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家国福泰,国民富裕,国家富强。

(三)

值得注意的是,“富”的概念,绝不仅指物质层面的富裕,同时也要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正如上述《论语》所言,孔子对于国家治理的看法,在说完“富之”之后,立即就说了还要“教之”,也就是在实现“富民”之后,必须要完成“教民”的任务,否则,一个社会就算不得真正富裕,一个国家就算不上真正富强。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文化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的双丰收、经济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同富足,才是完整丰盛的“富民”之举。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绝不仅仅看经济指标,更要看文化指标;绝不仅仅看国民收入,更要看国民素质。“富民”的第一阶段,只反映社会发展的程度;“富民”的更高阶段,才体现国家发达的高度。

纵观往昔,当盛唐风度、万国来朝的时候,流连在长安的各国民众,他们万里前来,不只心动于物资的丰富,更是心折于文化的魅力,所以要虔心学习唐朝的制度、建筑、服饰、诗歌……经济之富的生产力,虽会使人艳羡,也会使人觊觎;而文化之富的向心力,却会令人尊重,更会令人拜服。

当今世界也是一样,当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成果上取得了奇迹般的辉煌成绩,中国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世界各国眼中的利益场:中国人到各国旅游,都意味着非凡的购买力;各国资本入驻中国境内,都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经济富足,只会使人家需要我们,不会使人家尊重我们。

只有文化繁荣,才会使世界不仅需要中国,更要尊重中国;

只有文明强盛,才会使世界不是畏惧中国,更是学习中国。

文化富足,我们才既富且贵;

文化自信,我们才真正自强。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期待经济发展,更文化繁荣,期待国民富裕,更祖国富强。

(文| 曹雅欣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