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方向、重要理念、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根本依靠。
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民主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也就是把群众摆到什么位置上的问题。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议》强调,“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主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着力重点和任务要求。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美好事业,也是需要亿万人民群众为之付出智慧和力量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和保护人民的积极性,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建立在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不懈奋斗的基础之上。
着力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把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由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因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人的创新积极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联系、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增进理解、认同和支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要清楚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深入掌握人民群众的期待、愿望和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实现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满足群众对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生动局面。
广泛开展人民内部协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实行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深入掌握民情,全面反映民意,有效集中民智,广泛调动民力。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要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协商、凝聚共识,努力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内容。要在思想上加强教育引导群众的同时,在经济上改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保障民主权利,在文化上满足精神需求,在社会上维护公平正义。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有效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生产活动、劳动报酬、财产所有等方面的经济权益,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有效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产品供给,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用文化产品、丰富精神生活等文化权益,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权益,确保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并合理地发挥出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也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好坏的标准。《建议》从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高度,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思想保证。
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面对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规律,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丰富服务群众的内涵,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群众工作创新发展。要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用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增进同群众的真挚感情。要注重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和技术手段开展群众工作,善于运用网络网语与人民群众交流互动,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健全完善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等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和畅通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使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当前,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越是思想多样、利益多元,越要凝聚思想共识;越是目标远大、任务繁重,越要汇聚强大力量。《建议》强调,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作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核心内容,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围绕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问题,讲清“怎么看”“怎么办”,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用“十三五”规划目标凝聚人心,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深入宣传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引导人们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凸显期。要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按照《建议》要求,立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建立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利益表达渠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来化解矛盾,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预防化解矛盾,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努力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注重通过集体协商、对话协商等方式协调各方利益,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群众工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依法行政的最高标准。要建立健全社会舆情的收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动态,发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着眼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衡量意识形态领域是非曲直,增强辨析引导和舆论斗争能力,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发声、善于发声。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守住守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特别是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决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渠道,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建议》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大多数、调动积极性是统一战线“安身立命”之本,是统一战线永远不能忘记、始终都要坚持、随着实践发展而常做常新的任务。目前,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最大限度把各界人士的人才智力都凝聚起来,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创造活力都激发出来,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这对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推动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时充分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要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要帮助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知情明政,为其履行职能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推动中央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建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并对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编制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确保与全国其他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找准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与人们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使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深入各族人民、走进千家万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依法打击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要按照《建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要支持宗教界人士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发展中由于利益调整而出现的各种矛盾,把精力放到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勤劳致富上。要支持有条件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参与社会救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救灾、助残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要鼓励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影响,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激发新的社会阶层和党外知识分子创新创造活力。知识分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着眼“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环境的新要求新变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发展信心、抢抓重要机遇,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鼓励企业瞄准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加快结构调整,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及留学人员在科技进步中的优势和作用,为他们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支持他们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要鼓励支持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抓住“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在国家发展最需要、最能起作用的领域,充分发挥资金、技术、智力、渠道等方面优势,促进经贸技术合作,参与国内转型升级,以多种方式为“十三五”贡献力量。要鼓励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将自身事业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在项目、产业、资本、平台等方面有机对接。要充分发挥海外侨胞联接中外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他们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民间友好交往牵线搭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