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惠及三千八百万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5-12-12 19:06:41

本报北京1211日电(记者赵永平)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统计,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一年来,累计分水水量22.2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汩汩清水让京津冀豫十余个大中城市解渴,受益人口达到3800万人。一条输水线成为发展“保障线”,沿线城市供水保证率提升,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保水质安全。沿线各地减污加绿,倒逼转型。河南南阳市关停企业800多家,取缔养鱼网箱4万多个,否决73个大中型项目。陕西将水质指标纳入县区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安康市投入11亿元实施水流域治理。湖北实行“河长制”,瞄准5条重点入库河流,前端截污治本、中端修复生态、末端治污达标。

保供水安全。不合理供水结构正在改变。北京“喝、存、补”并举,“多用长江水,少用地下水”,将70%来水供给城市生活用水,同时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回补地下水,首都告别单一水源的困境。天津从单一引滦水变为双水源保障,一半城市居民吃上“南水”,相当于增加一条输水“生命线”。

保生态安全。北京向水源地试验补水1.5亿立方米,增加水面面积550公顷。今年18月,减少地下水开采7200万立方米。同时,启动城区自备井置换工作。监测显示,北京地下水水位16年来首次出现回升。天津一年多来减少地下水许可水量1010万立方米,回填机井110余眼,到2020年底,全市深层地下水年开采量控制在0.9亿立方米以内。

转变用水方式。南水来了,用水不能“任性”。“先节水,后调水”,北京量水而行,农业用水由过去每年20亿立方米,减少到7亿立方米,到2020年计划减到5亿立方米;挖潜“第二水源”,全市再生水使用量占到地表水的20.5%。天津精打细算,把水细分为5种: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实现了差别定价、优水优用,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了7.57立方米。

(相关报道见第四版)

人民日报》(2015121201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