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共治势在必行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王纵横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5-12-19 15:13:00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王纵横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明确了中国对互联网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原则。在演讲中,总书记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互联网共治。同时,对于互联网究竟有没有国界的问题,他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论及互联网治理,大多数人考虑的可能只是保障自身的网络权利。人们关注的是个人信息是否安全、个人财富有无损失、个人权利是否受到侵犯等等。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个“我”,却很难看到“我们”。因而,在互联网的“主权”与“国界”等问题上,很多人持保留态度。必须承认,对个人主义的崇尚是互联网的原旨之一。互联网的信息处理模式是分布式多终端,这意味着每个人越是自由的分享信息,网络信息总体的丰富程度就越高,每个人从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而,互联网自然被视为一块播种自由满足需求的处女地。对个体自由的保障成为人们对互联网世界的基本期待。然而,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备、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公共服务的完善,大量的公共资源与互联网也实现了深度整合。智慧城市、城市OS、工业4.0、线上金融,它们的安全谁来负责?事实上有很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我”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公共力量去处理这些问题。这一模型虽然充斥着“利维坦”的既视感,但不可否认却是一个国家强调互联网主权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对国家主权在互联网世界的作用领域进行了划界,明确了网络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与公共政策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从而打通了线下世界与线上世界的阻隔。这一举措的直接意义在于,在无政府主义肆虐的互联网世界树立绝对权威,为自主公共政策的推进创造可能。“权威”和“自主”成为这一事件的两个关键词。国家权威在互联网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不管目前的回答如何,中国显然要在这一问题上夺取更多的话语权。其实,与全面开放的互联网相比,国家主权并不是寻求绝对管控,而是试图维持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合理张力。当然,这种主权张力的维持还需要面对很多特殊情况,毕竟在互联网世界,任何一个拥有一定互联网知识技能的人都有潜质成为恐怖分子,他们的武器并非来自军火黑市,而是从书中习得,是实实在在的“知识的力量”。因而,传统国家用以维护主权的军事优势在互联网战场上被极大的削弱。在此基础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开放互联就有了存在的必要。“自主”并不意味着孤立,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各国之间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强调互联网的“共治”。

在“命运”的高度上讨论共同体问题体现了中国对互联网世界混乱不堪的担忧。互联网治理十分艰难,但一些基本的治理悖论其实是扎根人类史上的老问题。网络监听一方面侵犯了用户隐私,但也是避免恐怖袭击的有效手段,这和刀子既是厨具也是凶器的讨论并无不同。但互联网和刀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与人类生命活动的融合程度要高得多:一方面看,人的互联网活动本身也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互联网世界与人类社会具有类似的特征;另一方面,互联网激发了人的潜在的生命需求,如互联网让人们看的更远,听的更清,说的更多,而这些需求一旦被激发就无法被抑制,反而内化为人的特征,这等同于说,离开了网络,人也不成为人了。因此,互联网的体系与架构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霸权,但它不是某个人对某个人的霸权,也不是某些人对某些人的霸权,而是一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的霸权。在此意义上,互联网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噬也是极有可能的。事实上,我们发现现实世界向网络世界的意识形态输出都是艰难的,而网络意识形态向现实世界的输出却自然轻松许多,网络语言进入人类日常话语系统就是一个实例。所以,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的冲击,单靠一个国家来处理这些问题显然有些棘手,那么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联合就势在必行。于是,在“分”与“合”的辩证法中,“主权”与“共同体”的外延都得以扩展,从“命运”的高度反思互联网治理也就绝非危言耸听。

无论如何,人们希望总书记对互联网空间“更美丽、更干净、更安全”的愿景得以成真,而有趣的是,在现实世界之中,人们又何尝不具有类似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