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项规定出台三年 查处问题10.9万余起
12月4日,八项规定出台整三年。三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9万余起,党风政风变化喜人。多地群众纷纷表示:过年过节,贺卡消失了;干部作风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
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2015年以来,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寸土不让、驰而不息严纠“四风”,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以量的积累催生质的变化。
4月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不久,中央又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从严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上率下,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党课、专题研讨、查摆整改,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确保风清气正。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从2014年1月开始,中央组织部把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国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已经消化32041名,三年整治任务已完成79.85%。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则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体制机制的制度保障。2015年,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等7家单位新设派驻机构,监督50多个部门和单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强化“两个责任”的基础上,中央巡视组已开展3轮专项巡视,共巡视了66家单位,在实现对地方和中管央企的全覆盖基础上,将完成对金融单位的全覆盖。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能够实现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自我监督问题,最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肌体健康。
3.“全面”和“从严” 依规治党制度笼子越扎越密
10月21日,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后的两项党内法规,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通篇贯穿着“全面”和“从严”两个关键词,再次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
2015年以来,乘着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的东风,伴随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出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齐头并进,约束权力冲动的“制度牢笼”越扎越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是70年来中共首度为党组“定规立矩”,填补了党内法规空白;《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发布,前者被认为是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践成果固化为制度方面的重要进展,后者被认为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更将进一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还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反腐败的法律规定,加大了贪污贿赂犯罪的惩处力度。特别是确立了严重腐败犯罪死缓犯的终身监禁制度,成为我国反腐刑事法治的创新和尝试。
不难看出,从严治党是贯穿于这些制度安排的生命线。2015年里,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党纪与国法实现了无缝衔接。
党兴则事业兴,党强则国家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理由坚信,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稳步推进,中国共产党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光明日报记者 罗旭 王昊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