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来源:光明网-经济频道
2016-01-11 21:21:57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占斌

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数次提出“新常态”:“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既强调改善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调整一些过度承诺;既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风险”。

关于经济新常态会有些错误的认识,有的人讲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说中国经济不行了,一路下滑,我们说这个观点不正确。中国经济现在确实面临着一些下行压力,但是我们有能力稳定在一个合理区间,稳定在“中高速”不能叫下滑。也有的说,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我们认为,产能过剩不是新常态,产生过剩是旧常态,我们通过改革创新调结构来实现新经济的增长,所以不能把产能过剩作为新常态。还有人说,习总书记说不以GDP论影响,看来GDP是不是不重要了?我觉得不一定合适,中国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梦,需要一定的经济速度作为基础,当然我们不能把经济排得过高,但是不能以经济任意放手,所以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我们长远的立以来讲非常重要。

“新常态”到底长什么样?根据习总书记的描述,整体上看,经济新常态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转型升级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新常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由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或者是超高速增长,转向了一个中高速增长,这个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实际上增速回落是一种经济规律,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期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

  而从2013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来看,美国是2.2%、德国0.7%、日本1.7%、英国-1.3%。而我国2013年的GDP增速为7.7%,相对其他经济大国仍是“高速”。

  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

  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的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将是长期趋势。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新常态的第四个特征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1978–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示意图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水平(2006–2012年)

  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济增长速度就可能会放缓,要为结构调整腾出空间、留出时间。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新常态的第五个特征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市场升至“决定性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用好“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 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历程如下图所示: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新常态的第六个特征是,经济福祉由由先富先好型要向包容动向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逐步超过东部地区。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2012年西部地区增速示意图,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从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理念角度看,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又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平常心”。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稳”:稳增长、稳物价、稳预期、稳大局;“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战略定力”是指,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做谋划,未雨绸缪。“平常心”是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我们需要保持平常心,理性、从容地对待“新常态”。  三是保持经济合理发展速度。新常态不会自然而然实现,好的新常态,不是一种自然、必然的状态,如果不去努力,好的新常态是得不到的;新常态下还是要紧紧扭住发展不放。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一旦形成惯性下滑,要恢复正常水平将非常困难,甚至会付出巨大代价。这就是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强调的,新常态下保持合理发展速度必须遵循“三个规律”: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四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科学把握质量问题:注重企业效益、注重民生效益、注重生态效益;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变。

  所以我们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整个中国提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适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才能引领新常态。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