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怀才能有温度 有调查才能有态度——新媒体记者更该走转改

作者:徐可 来源:中国网信网
2016-01-17 13:21:46

  记者手记:有关怀才能有温度 有调查才能有态度——新媒体记者更该走转改

  2016年1月12日——15日,首批“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团A组从贵州省贵阳市出发,途经四市一新区:贵阳、毕节、六盘水、安顺和贵安新区;走访五县区,毕节七星关区,贵州省直管县威宁,六盘水的水城、盘县以及安顺的关岭县。五天行程已近1500公里。

  此行,我们真正走进了黔西北和黔中的山区,平均海拔2300多米的山区冬天阴冷潮湿,但真正让人不适的却是听到看到真正的贫困户在脱贫之前曾经深陷其中的贫困。不进村不知道什么是贫困,不行路不理解贫困地区为什么会贫穷。很多贫困户都很勤劳,一直很努力地在土地里种植他们能想到的作物,只是大自然对他们不够偏心,贵州山区地区土地不肥、可耕种土地面积少、大山又成为阻碍他们走出山沟的天然屏障,交通不便导致山里人几乎与外界隔绝,在贵州山区,很多路修好之前,从山里走出来要花掉半天时间的情况极为常见,有些老人家甚至一生都没走出过大山。同行的省委宣传部随车干部说:自己有一个奶奶,活了102岁,但是从她68岁开始直到她去世,40多年没有走出过山村,即便是年轻的时候,她最远也只到过县城,为了赶集,换一些自己家里需要的东西。

  威宁县迤那镇是国家二类贫困乡,全镇41000人。在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853元,贫困发生率高达25.8%。全镇除了102省道之外,没有一公里的水泥硬化路,连集镇上也没有自来水。当地的一个顺口溜“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说的就是迤那地区生态环境差、自然条件恶劣。在贵州的很多山区,迤那镇的情况是具有代表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地里产出仅供糊口,每年的盈余是很多人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教育、医疗等问题随时都可以成为压垮贫困户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顾这几天的路程,感受很深刻,“贫穷”在很多地区不是简单的形容词和感受,而是真正的切肤之痛。扶贫攻坚,在这里也绝不是口号,而是实干。很多乡镇和县区领导对于本地区的贫困情况如数家珍,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一年之中有半年是泡在村里的,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他们说,贵州的地方官不接地气不行,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一件必须接地气的事,带领辖区百姓脱贫致富,不仅是很多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是他们的信念和理想。

  政府积极带领大家脱贫,老百姓更渴望能快速永远告别贫困。脱贫致富解决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多了许多人文关怀:空巢老人的赡养、留守儿童的抚养,家人间的团聚关爱、贫困户自身存在的价值感和安定感等,都将随着经济状况的改观得以根本解决。记者随机和几位曾经的贫困户聊天时得知,他们当年都曾因为贫穷出去打工赚钱,异地的生活和陌生的环境让他们难以有安全感并完全融入当地,与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长期分离更是让他们难以释怀的痛楚。如今我们走访的几个村通过利用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引进外部投资和技术养牛、养羊、养鸡,通过致富先进典型带动贫困地区,已经探索出很多适合本村、本镇、本县和本地区的脱贫方法且收效显著:“毕节试验”、“晴隆模式”、“长顺做法”、“印江经验”、“威宁实践”、“迤那镇路子”以及六盘水“三变”等都已经让试点区百姓成功脱离贫困,奔向小康。

  截至2015年底,中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离贫困,光贵州省就有493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要随全国一起奔向小康,平均到每天脱贫指标为3000人。数量多、任务重。

  贵州多山,一路上,我们感受过高速公路的快捷,也经历过超过3个小时盘山路和石子路的颠簸,但经过的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赫章特大桥等逆天大桥给了我们巨大的震撼。贵州有大桥万座,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我们经过的坝陵河大桥为主跨1088米的单跨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梁全长2237米,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是目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是贵州有史以来修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我们感受了贵州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带来的出行困境,但更见证了因为贵州路桥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后给山区人民带来的福祉和希望。

  四天来,我们随时会遭遇大雾,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高速上能见度不足20米,听我们随行的贵州省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贵州很多山区开门见雾是常事。结束了三天最为艰难的行程,卸下一身行囊却不觉轻松,肩上的担子反而更觉得重了。

  本次活动是2015年11月颁发首批网络媒体记者证后,网络媒体首次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网络新闻报道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新闻报道方式,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影响力强等特点,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和影响力。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何让网络新闻媒体记者的文字在确保高度的同时更有温度和深度?如何在舆论多元化的今天让我们的正能量声音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让网络新闻媒体从业者从办公室、电脑前走出来,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只有脚踩大地,我们的文字才更有温度;只有紧握老百姓的手,我们的呼唤才更有力量。(中国网信网 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