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2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为中东和平与发展指明方向。
首先,针对中东乱局提出三点建设性主张,强调“由乱转治”的“三个关键”。
习主席坦陈中东尽管富饶但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他直面“中东向何处去?”的“中东之问”,强调中东人民向往“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深信“中东蕴含希望”,而各方要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
一是化解分歧“关键要加强对话。”武力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零和思维”无法带来持久安全。对话过程虽然漫长,甚至可能出现反复,但“后遗症”最小,结果也最可持续。冲突各方应开启对话,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推进“政治解决”上形成聚焦。国际社会应尊重当事方、周边国家、地区组织意愿和作用,而非从外部强加解决方案,要为对话保持最大耐心,留出最大空间。
二是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尊严,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是“希望和失望的较量”。只有让“青年人”(中东人口结构的主体)在发展中获得生活的尊严,“希望才能跑赢失望”,他们才会自觉拒绝暴力,远离“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
三是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阿拉伯谚语讲:“自己的指甲才知道哪里痒”。在“发展道路”的探索上,“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容易迷失,实践才出真知。”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
其次,针对中东两大“难点热点”提出解决之道。
一是巴勒斯坦问题(“老大难”)不应被边缘化,更不应被世界遗忘。“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国际社会定分止争,既要推动复谈、落实和约,也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公道,和约只能带来冰冷的和平。国际社会应坚持“以公道为念、以正义为基”,尽快纠正“历史不公”。
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强有力行动,在政治上“激活”和谈进程,在经济上推进“重建”进程,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看到希望。他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国决定向巴方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并将为巴勒斯坦“太阳能电站”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二是叙利亚现状不可持续,冲突不会有赢家,受苦的是地区人民。“停火是当务之急,政治对话是根本之道,人道主义救援刻不容缓。”针对日益严重的难民危机,中方今年将再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利比亚、也门人民提供“2.3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
第三,阐释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中东外交”,提出以“一带一路”为牵引、推进中阿未来合作的“四大行动”。
习主席强调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互利合作格局,承担国际责任义务,扩大同各国利益汇合,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强调中阿双方要抓住“未来5年”的关键时期共建“一带一路”,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中方为此愿同阿拉伯国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
一是“高举和平对话旗帜,开展促进稳定行动。”
“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中国“对中东的政策举措”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
而“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泛滥”则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需要凝聚共识。恐怖主义不分国界,也没有好坏之分,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那样只会制造民族宗教隔阂。反恐必须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双方将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召开“文明对话与去极端化”圆桌会议;加强中阿“网络安全”合作,切断暴力恐怖音视频网络传播渠道,共同参与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中方将提供3亿美元援助用于执法合作、警察培训等项目,帮助地区国家加强“维护稳定”能力建设。
二是“推进结构调整,开展创新合作行动。”
要推进“油气+”合作新模式,挖掘合作新潜力。中方愿同阿方加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合作,续签“长期购油”协议,构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
中方将实施创新合作行动,愿同阿方探索“石油、贷款、工程”一揽子合作模式,延伸传统油气合作链条,合作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中方将参与中东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通过人员培训、共同规划、合作建厂等方式,实现加工制造、运输出口一体化;启动中阿科技伙伴计划,在现代农业、信息通信、人口健康等领域共建10个联合实验室;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
三是“促进中东工业化,开展产能对接行动。”
“产能合作”契合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大趋势,可以引领中东国家走出一条“经济、民本、绿色”的工业化新路。而中国装备“性价比”高,加上技术转让、人才培训、强有力融资支持,可以帮助中东国家花较少的钱建立起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玻璃、汽车制造、电厂等“急需产业”,填补产业空白,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中方“优势产能”和中东“人力资源”相结合,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为促进中东工业化进程,中国将联合阿拉伯国家,共同实施“产能对接”行动,包括设立150亿美元的“中东工业化专项贷款”,用于同地区国家开展的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向中东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商业性贷款,支持开展“产能合作”;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并提高优惠贷款优惠度;同阿联酋、卡塔尔设立共计200亿美元“共同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中东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
四是“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
中国将继续毫不动摇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反对一切针对特定民族宗教的歧视和偏见。
“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双方应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一带一路”延伸之处也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跃之地,民心交融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了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中方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包括:落实“丝路书香”设想,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加强智库对接,邀请100名专家学者互访;提供1000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邀请1500名阿拉伯政党领导人来华考察,培育中阿友好的青年使者和政治领军人物;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
习主席新年“中东三国之行”成果充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大致有五:一是填补了“出访空白”,足迹覆盖全球;二是推进“大周边”战略,涵盖了西亚北非“板块”;三是在大国之间的“中东博弈”中建设性参与,施加积极影响,增进“中东话语权”;四是经营“一带一路”的关键一环与重要驿站;五是针对当今世界主要热点地区,塑造雪中送炭、迎难而上、负责担当的“中国角色”,与唯利是图、巧取豪夺、火上加油、推卸责任的个别西方大国形成鲜明对照。
展望未来,中东变局未有穷期,中阿合作不可限量,中国的“正能量”亦方兴未艾。(陈向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