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四大特征

来源:学习小组
2016-01-28 09:55:14

今天,学习小组头条推荐周新民谈“习近平治国理政秘笈”系列文章之三,《这三年,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四大特征”》。

为何要谈这三年?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已满三年。三年时光虽然短暂,但相对于五年任期而言,已走过大半。

总结这三年,意义何在?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一个重要的时序节点,很有必要对过去三年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这对加深对治国理政新阶段的认识,加深对领导人治国理政智慧的理解,更好地提振精神状态、凝聚奋进力量,更好地激发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和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年间,成果丰硕

这三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与实践,从大的方面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法治、外交等各个领域。

无疑,这三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思想集中涌现的三年,是让全党、全国人民耳目一新、满怀期待的三年,也是治国理政水平提升、成果丰硕的三年。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直面时代要求、直指事物本质、直击问题要害,必将成为有效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问题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问题的“金钥匙”。

习近平治国理政格局已基本形成

应该说,经过三年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格局已基本形成。具体而言,就是当代和未来的中国,要在“中国梦”宏伟愿景的引领下,按照“两个一百年”阶段性目标,通过治党、治国、治军统筹推进,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整体方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综观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有四个特点最为突出。

一是遵循客观规律

概念:

所谓遵循客观规律,就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了尊重规律、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按规律办事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直接道出了治国理政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的真谛。

在这三年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探索实践。

1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四个坚持)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覆盖一切。

二是坚持推进任何改革发展事业必须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

三是坚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

四是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2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四个坚信)

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主要体现在“四个坚信”上:

一是坚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同样能发展中国,更能壮大中国、成就中国。

二是坚信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明证。

三是坚信党有能力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吸收、借鉴一切文明成果,扬长避短,完善自己、强大自己。

四是坚信中国道路本质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本质,理念可以创新,但本质不能改变。同时,绝不能只走老路,而要勇闯新路,坚决不走邪路。

3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四个坚持)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把本国、本民族发展这条“河流”融入全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大规律,又大胆探索,向世界提供富有创造力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使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紧密相连相融。

二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和理顺生产关系同步协调,通过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通过体制创新优化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化解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

三是坚持以创新理念为发展“指挥棒”,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竞合发展、共赢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持续驱动力问题。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发展。强调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让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共同承担发展责任、拥有发展机会、分享发展红利,形成最大公约数,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同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时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是紧贴中国实际

概念:

所谓紧贴中国实际,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方针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一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归宿;把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福祉,作为发展不可动摇的目标。

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坚持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积极开创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新气象。

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世情、党情、国情,想问题、作决策,搞改革、谋发展。

办中国的任何事情,一刻都没有脱离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13多亿人口和8700万党员的巨量、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但同时亿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矛盾、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等实情和本质。始终坚持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把握现实要求、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这些治国理政思想、方略,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全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和问题导向,深接地气,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着力顶层设计

概念:

所谓着力顶层设计,就是站在顶层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系统设计

针对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新阶段、新形势、新特点,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的缺陷和战略规划上的不足,以前瞻性的思维、强烈的问题导向,站在顶层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系统设计,切实把治国理政思想、思路、方略理清楚,把前进道路上的问题、矛盾、挑战搞明白,增强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形成统分结合、举纲张目、前后贯通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而从根上解决制度政策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甚至前后矛盾、相互博弈的问题,防止政策空转、走冤枉路、花冤枉钱、资源浪费、来回折腾等顽症危害全局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立足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最大限度释放宏观政策效能的治国之路。

不难看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虽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推行的新理念、出台的新政策、实施的新措施层出不穷、接踵而至、全面开花,但是这些理念、政策、措施之间,并不是各自为战、各行其是,而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充分体现了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先与后、缓与急的战略部署内涵,治国理政实践呈现了整体有序、有章有法、张弛有度、前后贯通的新格局。

四是整体协同发力

概念:

所谓整体协同发力,就是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治国理政的协调性、协同性、协作性,致力形成协调运作、协同发力、协作互促,整体推进、内应外合、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

突出标志:

1

坚持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相一致

2

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

3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

4

坚持治党治国治军一盘棋

5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兼顾

6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7

坚持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融合

十八大以来,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了巨大化学反应,产生了共振叠加的实际效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新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呈现新面貌,治国理政正以超预期的成果不断向党和人民交出靓丽答卷,不断书写践行“中国梦”的新篇章,“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以上四大特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实现了治国理政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高度统一。

遵循客观规律,可以确保治国理政始终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进发展;

紧贴中国实际,可以确保治国理政永远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着力顶层设计,可以确保治国理政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整体协同发力,可以确保治国理政高效有序推进。

这些特点,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核心、关键和要害,为形成系统的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