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魏博)一枝一叶总关情,心心念念是百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从插队知青到大国领袖,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上花费精力最多,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对贫困有着切身体会。从梁家河村,到正定县,再到宁德市……在不断的躬行实践中,总书记决战贫困的经验不断丰富,扶贫论述逐步深化。精准扶贫思想,是总书记多年扶贫工作的实践精华、智慧结晶,以“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为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成为中国新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略。
泱泱大国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精准脱贫?近日,记者随首批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小组,深入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在这片集聚了49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土地上,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记录减贫路上的故事,试图透过中国最大的“贫困样本”,在实践中读懂总书记博大精深的精准扶贫思想。
习近平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精准扶贫里的“大数据”】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进行调研考察,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集“三最”于一身的贵州省,如何理清扶贫里的“大数据”?
493万,“一个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以大数据闻名的贵州省,在大扶贫上也毫不含糊。为精准找出贫困人口,贵州形成了四级联动,省、市、县、乡全面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机制,精准摸清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做到脱贫攻坚“一个不能少”。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这套精准扶贫“四看”识别法是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总结出的经验。2014年,该村精准识别出134户438人扶贫对象,预计2016年全面实现减贫目标。袁礼是芙蓉社区石桥组村民,家里破旧的土坯老房漏雨无法居住,只得搬进牛棚。驻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将其写进贫困调查表中。“摸底调查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好消息,我家得到了216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袁礼说。
5.6万,一支打硬仗的队伍
“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这是记者在走访中,听到贵州干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眼下的脱贫攻坚战是场硬仗。要打赢这场硬仗,没有一支训练有素、能拼善战、勇于冲锋陷阵的干部队伍是不行的。”493万人口脱贫,离不开5.6万名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干部的帮扶。贵州9000个贫困村,每村约有五六个驻村干部,工作小组基本由3名干部和1名大学毕业生、1名农村知识青年组成,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
周成军是驻村干部中幸运的一位,刚任职不久,他便以“花茂村第一书记”身份,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驻村一年来,周成军挨家挨户走访,摸清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驻村干部要静下心来。”在他看来,驻村扶贫的关键,就是要为贫困群众带去点子,带去致富门路。“老百姓想要的和我们不在一个层面,他们最想要的就是最实际的,是看得到的好处。”
“33668”脱贫攻坚计划
为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制定“33668”脱贫攻坚计划: “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六个小康建设’任务”;“8”是实现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强调,为了避免返贫,贵州将设定时间表,防止“数字脱贫”,努力做到脱贫成效精准。
【扶产业,扶根本】
为推进精准扶贫,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7000万贫困人口绘出了精准脱贫路线图,因地制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是人类脱贫攻坚史上的伟大创举,发展生产脱贫更是重中之重,能最大范围地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变输血为造血,也是贵州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产业扶贫按照什么思路来做?具体是: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近年来,贵州省的产业扶贫政策吸引了277.95万人外出打工人员回乡,解决了青年劳动力离乡打工造成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预计还有265万人可通过产业脱贫。
“想孩子,想到哭。”丹寨县兴仁镇中营村的黄梅回想起自己在广东打工的那一年经历,眼中还泛着泪花。如今,她已经是昌昊金煌中药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种植工人了,每月收入2000元,而且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还能收租金5000多元。除了有稳定的收入,对这位年轻的母亲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打工,每天回家可以见到自己的两个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县考察九丰产业园时,曾对这种“造血扶贫”模式给予了肯定,明确表示,看中的是企业对农民的带动作用。
苗族绣娘王兴兰。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摄
【精准里的“最炫民族风”】
“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记者看到少数民族同胞们搭上了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的快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共有 76户304人,几乎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以前干苦力,抬了11年滑竿,我常想,万一哪天抬不动了咋办?”侗族乡亲夏德发告诉记者,创业贷款,政府贴息,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最初大家都不敢接,政府带头建了第一批房子,村民才壮着胆子贷款改造旧房。他贷款5万元,借款20多万,办起农家乐,年收入高达十几万。如今,他还清了贷款,又将农家乐租出去,每年租金高达8万元。
在丹寨,身着苗族服饰的美丽绣娘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本能歌善舞、性格开朗的她们,因为有了体面的工作,而变得更自信。近年来,贵州通过实施“锦绣计划”等方式,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有些绣娘的刺绣所得甚至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其他绣娘相比,49岁的王兴兰因长期劳作,并不擅长刺绣,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她对每天能获得60元的工费非常满足。
“黔货”要出山,电商要先行。在贵州偏远的民族村寨里,随处可以感受到“互联网+”的时代脉搏,电商平台为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趟出了新路子。在“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不仅打通了土家同胞的购物通道,也为当地特产出山搭建起了平台。而这样的站点,在江口县共有58个。通过建立农村电商扶贫示范点,2015年,江口县农特产品和工业品线上完成交易近7000多万,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群众“买难买贵”、“卖难卖贱”的问题。
【挪穷窝,拔穷根】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等农村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的举措,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山地丘陵覆盖率超95%,超百万人口生存条件恶劣,2016年,贵州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万人。
“在山里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坐公交车去学校二十分钟就到了。”从丹寨大山深处的高峰村搬迁出来的一个小女孩高兴地说。高峰村的村支书田茂轩告诉记者,在山里的时候,家家户户住的非常分散,孩子们经常是一个人走山路,这是让他最揪心的。搬下来的村民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选择50平米和100平米新房。一套价值约7万元的50平米的房子,一家四口每人补贴7000元,加上整村搬迁100户以上再优惠9000元,村民仅需自筹一半经费。丹寨县移民局副局长雷智荣告诉记者,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搬迁补助逐步提高,几乎是让贫困群众免费搬出大山。“对于实在不想搬迁的村民,我们考虑将其转变为林业工人,对于搬迁下来的贫困家庭,对其进行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在城里打工,或者创业。” 丹寨县委书记侯美传说。
而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总书记提出了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加大社会救助等具体措施。在丹寨县的卡拉村里,80岁的蒙阿婆是村里仅有的9户贫困户之一,她的儿子丈夫都已去世,女儿远嫁外地。她原本不符合低保条件,但是考虑到特殊情况,村里将其纳入社保兜底脱贫户,每年补贴2800多元,逢年过节还送去慰问。随着新扶贫标准的提升,蒙阿婆的补助会增长到每年3000多元。当问及为何不愿去县里民政兜底的养老院时,老人笑着说,“村里好!”贵州省扶贫办叶韬告诉记者,像蒙阿婆这样无劳动能力,需要通过农村低保实现政策性兜底脱贫的约158万人。
【记者手记】
精准扶贫思想,源自总书记对贫困的切身体会、对百姓的深切牵挂,读懂这份深邃的思想,须躬行大地,感知百姓冷暖,用心、用情、用功在实践中体味。此次贵州之行,记者带着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在阴冷潮湿的冬天里,沿着总书记走过的乡间小径,感受浓浓的乡愁;在民族村寨里,听乡亲们诉说“穷山鸡”变“金凤凰”的奇迹,分享他们脱贫后的喜悦;在走街串巷中,看到社保兜底、安享晚年的老人,与他们一起笑对贫困!
脱贫攻坚看贵州,愿这个最大的“贫困样本”变成最靓的“脱贫样本”!
(文章部分资料来自“脱贫攻坚看贵州 首批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走转改’”采访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