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艺术家阎肃

来源:央视网
2016-02-14 16:40:12

忆——艺术家阎肃

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从此,天堂多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荧屏上少了一位风趣可爱、和蔼可亲的老者,其作品与精神长留吾辈心中。

从1990年开始,阎肃曾担任多届春晚的策划、艺术顾问,参与春晚的筹备和创作工作,剧组都亲切地尊称他为“阎公”。12日上午,央视春晚剧组通过官方微博缅怀、送别阎公,“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

央视“春晚”原总导演邓在军表示:“我们都离不开阎老,他的文学功底很强,写出来的作品能让你回味,每一句都有深邃的意境。”央视“春晚”原总导演黄一鹤与阎肃是“老哥儿们”,他说:“我的晚会,只要有他在,我心里就很有底、很踏实,他就像我的主心骨。”

斯人已逝,音容犹在。回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每一位与阎老有过接触的人都有着说不尽的缅怀,道不尽的想念与感动。

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阎老走了,欲哭无泪!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话语永远在我的心中。”当得知阎肃去世的消息,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难掩悲伤之情。

良好的个人修养、品格和一个人的艺术才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阎老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必须首先做到“本分”。

“我受益于阎老许多,每一次与他合作,都是我难以忘怀的人生课堂。”姜昆清楚地记得阎老在一个电视节目里讲的话,在谈到一个演员怎样当好明星、当好艺术家时,阎老说:第一要靠天份,第二要靠缘份,第三要靠勤奋,但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作为艺术家还得守本分!

“得知道自己是谁,得知道你的本事是谁给的,知道你得为什么人服务!本分两个字沉甸甸的,经常敲打着我自己。阎肃老没有走,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能够名留青史的艺术家,要看作品,更要看人品!阎肃老,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姜昆说。

阎老的人生因作品而不朽

作为曾经演唱过阎老作品的歌唱演员,蔡国庆永远心怀感恩。“在我成功道路上,非常有幸地演唱了老爷子创作的《北京的桥》这首作品,这首歌风格独特,别具魅力,在中国流行歌坛上有过很大影响力。在我心中,阎肃老师永远是我热爱的一位艺术大家,我们俩是真正的忘年交。”

1990年元宵晚会,蔡国庆因这首《北京的桥》走红。“在我20多年演艺生涯中,这首歌一直是我的必选曲目,这曾让阎肃老师非常感动,每次看到我,他总说‘国庆啊,这首歌你唱了20多年,老爷子给你点赞。’”

从阎老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国家的爱、对百姓的情,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骄傲。“想到老爷子,就会想到他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老爷子的人生,因为这些作品而不朽,我们永远怀念他。”

他给了我坚持下来的信念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听到阎老离世的消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去年夏天,我们还一起在上海的摄影棚录制节目,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虽不在同一行业,但因为一直没离开一线岗位的两位老艺术家,经常在很多活动场合碰面。“他真是太忙了,也太累了,这回可以多休息了,希望他可以在天国里一样幸福、快乐”。

在陈爱莲的记忆中,阎肃才华横溢、知识面既深又广,对文艺界很多领域都研究颇深!是一位睿智、风趣,喜欢讲笑话,到哪都受欢迎的“老顽童”。

在舞台上,阎肃曾多次力赞陈爱莲跳的《鱼美人》和《红楼梦》是全中国最美的舞蹈,“2012年我从艺60周年,再次请他观看《红楼梦》里我饰演的林黛玉时,他还给了我很多肯定和勉力,说我表演的是‘活林黛玉’,鼓励我要坚持舞蹈艺术创作之路,为国、为民不断做出新贡献,他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我,现在想想如果没有他那时的很多帮助,也许我也不会一直有坚持下来的信念”。

他这一生是辉煌的

上世纪90年代初,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唱遍了大江南北,也让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歌手杭天琪红遍全国。

这首歌是1989年阎肃和姚明老师为杭天琪专门量身定做的。看到歌词的第一眼,杭天琪就觉得眼前一亮,歌词传达出的老北京韵味让她热血沸腾。“这首歌带有京韵大鼓的味道,我从小生长在北京,很喜欢戏曲元素。记得在初次演唱时,阎肃和姚刚老师就陪在我身边,他们指导我演唱时要带着戏曲的韵味,甚至细致到某个调子的小拐弯该如何处理”。

在后来的接触中,杭天琪发现,阎肃的学问十分渊博,能通过一首简短的歌词以小见大,把一碗普通的大碗茶升华到爱国主义主题。杭天琪还表示,今年是猴年,由阎肃作词的《敢问路在何方》再度被广大观众传唱,它影响了几代人,是一首久唱不衰、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歌曲。

“一颗巨星的陨落,对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来说都是一个损失,我们都非常遗憾。阎肃老师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他这一生都是辉煌的。”

为音乐理想而活

87岁的李光曦与阎肃一家关系十分亲密,平时也会经常走动,忆起昔日两人的第一次合作李光曦仍历历在目“我们是同行中的同行”。

从歌剧《党的女儿》到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阎肃创作了1000多部音乐作品, “在音乐创作上,他当之无愧是个大功臣,我们经常说,‘歌词不是诗,但一定要有诗意’,一唱出来要韵味无穷,朗朗上口,容易让大家记住,阎老和乔老(乔羽)当年的合作,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对中国原创音乐的最大贡献。”

给李光曦留下另外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阎肃的“勤奋、好学”。“有时创作不出来他也会急,但从来不放弃。特别勤奋,去地方采风的时候,有好的地方民歌,他都会停下来去仔细地听,让老乡们教他怎么唱,然后把调子记下来,带回北京。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什么著名词曲作家,特别平易近人,到哪都是笑声歌声一片。”

“阎老一辈子都是为自己的音乐理想而活,现在他走了,但他的音乐作品会被一代代人继续传唱下去,他的精神不死。”

他是每个艺术家都要学习的楷模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与阎肃有过很多合作,两人合作的奥运歌曲《相聚在五环旗下》以及《风雨同舟》等歌曲更是广为传唱。在徐沛东眼中,阎肃能够紧跟时代,深入大众,捕捉人民的心声,是每个艺术家都要去学习的楷模。

谈到与阎肃的合作,徐沛东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几十年下来,两人在音乐道路上合作甚多,徐沛东甚至用“忘年交”来形容两人的情谊。2000年之后,徐沛东与阎肃在很多节目中一起做评委,不仅是创作上的好搭档,还是主持上的好伙伴。徐沛东认为,在评委席上的阎肃不仅思想睿智、对艺术的见解很准确到位,而且勇于说真话,这几乎在圈里是公认的。最难能可贵的是,“老爷子能准确地把握艺术的标准,还能用幽默的语言给观众带来欢笑。”

阎老曾说 :“历年来写的作品,我都是写完就扔了,大部分也都记不得了,写完了连个‘尸首’也没有。我觉得,活在老百姓心里才算留下了。”阎老用红梅精神诠释了“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用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