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话说清朝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日他收到家书一封,家人在信中说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不和,发生纠纷,盼他千里相助,打赢官司。张英坦然一笑,挥笔写下一首“让墙诗”,家人见信,便退让了三尺。见此状况,邻居也主动让地三尺,从而成就一段佳话。
如果说“六尺巷”的故事演绎的是中国人互敬礼让的传统美德,讲述的古人和谐包容的德行,那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广街区制则是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德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过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城镇化建设奇迹。
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一些问题也日渐显现,如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摊大饼”;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
而街区制正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治理‘城市病’开出的一剂良药。推广街区制,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放封闭的小区和机关大院,对有限的道路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形成城市交通合理便捷的路网,让城市“血管”流畅,畅通车辆往来,方便市民出行,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六尺巷”虽然各让三尺,但依然围墙高耸,互为彼此。而推广街区制,逐步拆墙让路,拆墙透绿,不仅仅是礼让,而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更胜古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