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称唱衰者低估中国改革能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14 20:05:57

中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走向何方?这是全球对中国“两会”的最大关注点。外国媒体刊文称,中国经济和金融官员回应了外界关切,强调唱衰者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以及政府平衡增长和改革的能力。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4日报道称,在12日举行的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官员就中国经济未来前景表达了乐观的看法,强化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文章引述周小川行长的话说,未来5年6.5%-7%的中期增长目标,是参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估算出来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储蓄率有关系,储蓄会用于投资,投资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会使得GDP有所增长。尽管有旧的生产能力会死掉,但总的来说增长潜力在这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也在发言时针对看跌情绪表态,称评级机构和银行分析师有关坏账严重问题的警告是一个“误判”。

报道称,中国央行负责人强调仍在继续的城镇化、仍在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力以及未来改革和开放释放的红利,都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再配合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为主、消费为主的转化,“十三五”期间实现年均6.5%的经济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德国《经济周刊》3月12日报道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打消了外界对人民币继续贬值的疑虑。文章称,在迹象显示市场动荡已开始企稳的大背景下,周小川看上去很放松,他说人民币在经过波动的阶段后又回到“正常”的水平,“这个趋势会继续下去”。

上周五,人民币触及今年以来最强水平,兑美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6.4881元人民币。上周发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2月份资金外流有所放缓。

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3月10日发表文章称,中国领导人在此次“两会”上的表态很明确:中国并未面临任何经济崩溃的威胁。2016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6.5%-7%——这并不是崩溃。这是早就宣布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在煤炭和钢铁行业去产能,加大创新投入。

科瑟列夫表示,世界经济的现状是各国都生活在债务之中,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要说崩溃或其他糟糕场景只会危及中国,而不是债务问题更沉重的美国?中国完全能在控制投资、防止经济过热和改善结构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