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面孔里的“青年中国”

作者:吴晓杰 焦健 靳昊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3-16 14:07:51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闭幕,“80后”代表马瑞强的弦还绷着,桌上床上摆满了各种会议材料,对他而言,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在内蒙古代表团全体审议会议上作了两次发言,这让他有些兴奋:“我最喜欢看到我的进步了。”

据了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74名“80后”。他们大多来自基层,奋战在一线,有着“80后”的鲜明特点——有激情有冲劲有抱负,做着和其他年龄段代表一样的事:忙调研、提建议、议国是。

两会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6位“80后”代表委员,追寻他们的履职心路。

“娃娃代表”长大了

“‘娃娃代表’长大了。”

听到江西团一位资深人大代表的评价,1987年出生的桂千金代表笑了。

2010年大学毕业后,桂千金代表“一脚踩进了赣东北山区的泥地里”,成为江西为数不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乡——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村的村干部;2012年,任该乡黄思村党支部书记。

“一开始并不适应。”由于年纪小,团里的大姐们亲切地叫她“娃娃代表”。“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好。”面对媒体,略显腼腆;小组发言,底气不足。听别的代表侃侃而谈,她心里既羡慕又着急,“想把基层最真实的声音传递出去,又怕自己说不好”。

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会上听与记,会下向其他人大代表请教;平日里,扎入深山调研,报名参加各种培训。四年下来,“能说也敢说了”。这几年,她一直在为乡亲们说话,为他们致富谋点子找出路,她说,“把自己与乡亲们的幸福绑在一起了”。

3月12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安排的休息日。一大早,江苏无锡山联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朱虹代表,跑到奥运村参观北京农业嘉年华。她想讨点经验,积累点想法,回去好为村里建设谋个思路。

四年前,25岁的她初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本笔记本“包办”了她的会议时间。开会记,会下重新整理,“回去后好原原本本地向村民传递两会声音”,这个习惯保持至今。告别初始的青涩,朱虹代表觉得自己成熟了,履职时也能跳出本职工作,加入一些社会关注话题的探讨,“养老”“二孩”“反校园暴力”成了她今年的建议内容。

朱虹代表风风火火,人长得又高大,常被人称为“女汉子”。“其实,我也有一颗温柔的心。”今年回去后,她说将着手建立一个志愿者服务站,帮扶需要帮助的人。掰着指头数着帮扶对象,数到最后自己笑了,“现在考虑问题全面多了”。

有担当,有韧劲

裕固族代表常海霞这样回忆她小时候的祁连山:眺望广袤的肃南大草原,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野花繁星般地绽放着,高原草场的灌木林郁郁葱葱。

“如今灌木枯萎的多了,草场开始退化。”依赖草场吃饭的牧民们对她说,“你是人大代表,你替我们去反映。”于是,常海霞代表带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的建议,“草原保护时不我待,只要履职一天,我就会继续关注下去。”

不止于建言。2014年,常海霞代表辞去银行工作,贷款在村里办起了舍饲养殖场,希望通过她的示范效应,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

云南省勐海县副县长玉帕新委员,已经是个“老委员”了。这是她第九次来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她一直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泡”在了调研里。“实际上,我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调研。因为在基层,天天往乡里跑村里跑,关注的事情都是基层。扶贫、生态保护、教育、卫生、食品安全……每一份提案都来自田间地头。”

2010年,玉帕新委员接到老乡电话,一场雷电劈死了乡亲们的10头耕牛。赶到受灾地,看着乡亲们悲痛的神情,她当下就决定写个提案,呼吁相关部门关注雷灾带来的影响。于是,她一个月里,踏遍了44个村寨,将雷电灾害摸个底透。

“调研越多,感悟就越多,肩上的责任也就更重,时时提醒我要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在玉帕新委员看来,应该珍惜政协委员的权利,“参政议政,就是给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意见建议,反映真实情况。”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初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时,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中心主任樊萍代表心里还十分忐忑。四年过去,纠结忐忑的心情早已被务实而明确的态度代替。“我关注的、了解的,自然会发言;不熟悉的领域,我会更多听取其他代表的发言,从中进行判断,有赞同也有异议。”

她的“判断”,总能赢得团里老代表的赞许。去年,她提了有关清洁能源的建议,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广清洁能源的论述不谋而合;前几年一直呼吁的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更是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欣喜之余,她十分清醒,“‘80后’代表并不特殊,只是人大代表中某一年龄层的代表,可以发出比较贴近这个年龄层的呼声,比如入园难、儿科医生短缺,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关注的问题。”

马瑞强代表同样不觉得“80后”代表有多特殊。

这位“80后”博士生,2011年返乡当了职业农民,带动当地农民科技致富。今年两会前夕,刚一进京,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希望政府加强对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支持,加大对县域快递、物流、仓储发展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互联网早成了马瑞强代表履职的“利器”。两会前夕,他在微信平台上征集了100多条关于扶贫、农业补贴、农村创业等方面的建言,结合自己的实践,准备了十几个建议,“最期盼的是能够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议,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马瑞强代表还想改变更多。去年,他创办了农技问诊平台“云种养”,目前已集合农业专家1000多人,为全国各地的农民兄弟免费提供技术咨询。“没别的,就是想让农村早点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说到这,他站起来打开窗户,春色正好,一缕清风吹了进来。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吴晓杰 焦健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