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白菜不当菜”——聚焦春季蔬菜价格上涨

来源:新华社
2016-04-09 06:55:49

蔬菜“身价”飙高背后的秘密

菜价飙升让老百姓的钱越来越不经花。对低收入人群来说,连以往最便宜的白菜都得省着吃,实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体验。究竟是什么力量,把白菜价格从“白菜价”推至高位?

——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

海南省工商局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16年2月17日的进岛大白菜价格变化样本。一车21吨的净菜,从湖北省广华县菜地地头收购,经长途运输、一级批发、二级批发,抵达零售末端的海口秀英农贸市场。5个环节后,白菜“身价”高涨约220%。从地头收购价1.6元至1.8元每公斤,到零售市场5元至6元每公斤,流通环节产生的价格成本,占到了蔬菜最终价格的70%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蔬菜从业者交易方式较为落后。在海南,交易方式仍是最原始的手对手交易。“缺少自动化、规模化的和现代化的采购、加工分拣、批发销售的一整套程序。环节多、效率低推高了成本。”海口市菜篮子集团公司董事长符明全说。

——天气起伏波动,市场供不应求。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检测中心经理隋玉美分析,初春时节起伏不定的气温,给蔬菜生长带来一定影响。南方蔬菜供给量减少,北方设施蔬菜产量增幅放缓,市场整体供不应求,致使菜价节节走高。

在兰州市大青山蔬菜批发市场,供求失衡十分明显。“每天蔬菜需求量需9000吨,而实际到货量仅有4000吨左右。产地季节变化导致产量减少,本地菜供给跟不上,供不应求情况加剧,零售价格走高。”该市场负责人吴玉亭说。

——“囤菜”行为存在,炒高市场价格。

记者在走访北京市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时,不少商贩说,除了天气、流通环节等影响外,“囤菜”也是今年白菜价格走高的一个原因。“过年菜价高,商户想挣钱,就跑到菜农那儿,菜还没长成形就先买了下来。”一位张姓商贩说,一旦确定要买,就得签合同、交订金,还得给中间人提成。冬春“南菜北运”之际,蔬菜供应量不足,蔬菜日常需求、商户“囤货”需求及部分菜农“窖菜待卖”相叠加,导致白菜价格一路高涨。

此外,少量上市的春菜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农户缺乏市场需求信息,也推高了今春的菜价。

菜价降低苗头初现 平稳菜价仍需多方努力

记者走访多地蔬菜市场后发现,蔬菜价格回落已苗头初现。

本周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定基指数,较上周下跌0.22个百分点,环比跌幅0.1%。蒜苗、豆角、丝瓜、菠菜等品种价格下调明显。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新白菜价格为每公斤2.2元,老白菜价格为每公斤3元,较前期有所回落。

东方艾格农业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认为,天气回暖后,蔬菜生长速度加快,近期持续上行的菜价会有所缓解。预计下周,蔬菜价格指数将呈小幅下滑态势。寿光市农业局局长张茂海预计,随着北方蔬菜上市量增加,蔬菜价格持续高涨的态势不会延续太久。

目前,各地也采取了一些行动稳定菜价。兰州市商务局从4月起,组织企业从蔬菜产地、一级批发市场进货,以低于市场零售价15%的价格直接进入社区销售。海口市拟在全市300户以上的住宅小区中建设320个菜篮子社区平价菜店,目前正逐步铺开。

针对广受诟病的蔬菜流通环节,部分地区也开始尝试“破梗阻”。今年初,为解决高菜价难题,海南出台“菜十条”,其中8条涉及流通环节,如减少流通环节、打击“菜霸”等。

兰州市商务局负责人认为,发挥好市场、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对提稳“菜篮子”意义重大。通过补贴、保险等,加强对“民生菜”的扶持。在价格处于低位时,也应“该出手时就出手”。

此外,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等人认为,应从源头上避免菜价“一飞冲天”,如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储备数据发布平台和更为完备的监测、预警、调控体系,为农户安排种植提供有效的指导。多措并举,保障消费者利益。(记者:周正平、张玉洁、吴慧珺、王阳、吴茂辉、白丽萍、陈尚营)(实习生郑芳芳、尹伟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